守则自律,社交电商明天更美好

  用非常短的时间就取得令业界乍舌的经营业绩,甚至被指“闷声发大财”的社交电商行业已然成为一个新时代的研究样本。同时,这个行业野蛮生长、失速飞行的状态也越来越被关注。

  “众所周知,社交电商已成为这个时代新的发展趋势,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为社交电商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好机遇。”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日前在于北京举行的中国社交电商峰会上表示,在《电子商务法》自1月1日起正式施行后,社交电商的发展既面临不断升级的需要,也面临着加强行业自律的需要。

守则自律,社交电商明天更美好(图1)

  要推动这一新兴行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经营者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社交电商对国家稳定经济增长、盘活就业的积极作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组织不仅有建议,更有切实期待。

  坚守原则底线,攀登标准高线

  “有研究显示,当前中国每13个人中就会有1个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社交电商中。”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仲泽宇从身边人参与社交电商的热度中,看到了这一新兴电商业态拥有的满满活力,他更是将社交电商称为“草根英雄”,“几乎没有打广告,成本优势突出,在移动终端普及的红利下挖掘用户的消费潜力,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社交电商在几年内业绩突飞猛进,更在市场份额的攻城掠地上与传统企业正面交锋。”

  但他认同,社交电商已走过野蛮生长期,站在“蜕变”的临界点。“虽然社交电商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其涉及打政策‘擦边球’的经营行为以及从业人员结构的复杂性,亟待规范。”仲泽宇说。

  作为电商领域的主要监管和行政执法部门,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网监司网络交易规范处处长董广谦表示,在对整个电商领域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当前对社交电商的关注越来越重要,重点也日益凸显,社交电商的方兴未艾也给监管工作不断带来新的命题。

  “总体来说,我们认为《电子商务法》的基本条款,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责任、义务,以及要承担消费者权益保障相关的主体资质等方面的基本条款,都适用于社交电商。”董广谦说,但也有不少细则需要更加明确,如四类电子商务经营者可以豁免登记的类型中零星小额如何界定,在社交电商涉及区域广、品类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应该推出指导性原则。

  但面向合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董广谦也为社交电商经营者画了“两条线”。“首先,经营者需要守住底线,包括销售商品范围要合规、不要触碰‘三无产品’和违规产品。其次,经营者也要攀登高线,在保护消费者权益、退换货等好机制方面盘活资源,向大型电商平台看齐。”

  自律公约首发,社会共治加速

  《电子商务法》的施行对社交电商合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除了法律的规范、行业的良性发展,也离不开所有从业者的协同、自律。在本次中国社交电商峰会上,《社交电商行业自律公约》正式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社交电商分会相关负责人王浩宇表示,社交电商的服务质量,事关行业能否和谐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自律公约的发布,建立一个充分保障用户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行业和谐发展的社交电商服务秩序。”

  自律公约共有九项,分别是诚信经营、品质至上、维护权益、客观公正建立信用管理体系、严控信息安全、明码标价、公平竞争、崇尚道德,以及完善售后体系,这其中不仅要求社交电商参与者做到如实宣传经营者信息、经营能力信息、商品信息,杜绝发布虚假信息,严把商品质量关,坚决抵制假冒伪劣商品,不以折扣、团购、抢券、薅羊毛形式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经营等涉及经营层面的方方面面,而且对社交电商提出助力脱贫攻坚、创造就业机会等承担社会责任的期望。

  仲泽宇表示,《行业自律公约》发布后,中国服务贸易协会还将针对社交电商行业出台《行业自律管理办法》,“以人人参与、知法守法、诚信经营、自律自查为指导原则,在货源供给、提供公共服务、税收和金融结算等方面推动社交电商可持续发展。如社交电商从业者应充分了解、熟悉并掌握《禁止传销条例》等关于涉传的相关条例和规定,做到知法懂法、不踩红线、守住底线、首法经商。此外,协会不仅将在货源方面为社交电商经营者提供支持,还将启动从业人员能力提升计划。”

  董广谦希望,在社会共治坚守下,社交电商在业态创新、经营业务拓展、模式迭代方面坚持永远创新,不断开发社交红利,坚守最基本的电子商务监管要求和《电子商务法》的基本规范。“只有这样,整个电子商务活动才能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才能更好发挥其在支撑社会经济、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