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品牌们都活成了微商

  今年,营销圈里流行一句话:2021年,品牌们都活成了微商

  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却也是2021年企业品牌的真实写照,因为疫情的缘故,线下流量低迷,不重视线上场景的品牌被迫开始转型。

  直播、团购、社群营销各种花样层出不穷,这些卖货形式的出现传递了一个新趋势,社交电商已经进入下半局,很多品牌都选择入场社交电商。

2021年 品牌们都活成了微商(图1)

  但还会有一些品牌主反馈,关于社交电商,他们还是没有把握到用户的点,似乎用户对于这些活动并没有什么反应,也不知道如何将这种短期的应急为长期的战略计划。

  那企业品牌怎么向社交电商升级转型,实现逆势增长呢?

  01、抛下你的傲慢与偏见

  正确认识社交电商的本质

  说到社交电商,很多人都觉得并不难,好像只要把员工召集起来说要做社群,找主播带货,在朋友圈投放广告就好了,将卖货的场景从线下或其他传统电商渠道直接迁移到线上社交场景中就可以了。其实,这种人为单点投入便能成功转型的想法,来自于品牌们潜意识中的傲慢与偏见。

  事实上,无论是社交电商、搜索电商、还是内容电商,他们都秉承着三种基本交易要素:触点、需求、信任,但是顺序不同,社交电商作为一种“信任经济”,其关键就在于信任在前,需求和触点在后。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觉得这种人与人之间欣慰为底层逻辑的商业机制似乎很熟悉。其实这种模式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直销,其实也可以说社交电商就是直销额互联网版本。

  如果说直销是建立在“人联网”上的社交,那么互联网则是人类的环境推到了便捷的巅峰。基于互联网社交网络的社交电商,完全保留直销的社交基因,其实就是把线下的社交圈营销搬到了线上,利用“圈层社交”挖掘每个人“私域流量”,扩大了覆盖面积以及传播力度。

  着眼全局,品牌的存在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时刻牵引着消费者,时刻影响着人与人之前的连接。

  02、重构“人货场”的情感价值

  全链路优化用户体验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零售,都离不开人,货、场三个维度。可以进一步理解为通过“人货场”的价值重构,不断触及用户内心,让品牌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达成深层次的信任关系。

  人:多明星吸引+优质IP推动社群沉淀,构建多领域核心粉丝圈

  通过明星关怀粉丝的情感互动行为去输出产品的核心利益点,为业务代表创造信任背书的同时也能实现品牌对于不同圈层人群的覆盖。植入综艺娱乐节目,为品牌量身定制节目脚本,加强诠释产品利益点并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好感。

  货:产品利益点的情感化输出

  对于身处社交场域的用户而言,产品的理性优势往往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感性的沟通才能占领用户心智。

  场:重视用户体验感,打造无处不在的品牌触点

  如果想要更大程度地挖掘品牌与用户的连接点,那就不能等消费者到了消费场景里才发力,而是不放过每个触点,每个场景,推动他们主动消费并带动身边人一起消费。

  当一个企业成为行业巨头,它所呈现的社会价值就不仅仅在于商业层面,其背后通过产品以及营销所孕育的情感价值才是让它走的更远的根基。

  03、写在最后

  品牌转型升级社交电商是大势所趋,但随着投身这条赛道上的玩家越来越多,这注定是一场不轻松的耐力比赛。

  因此,对于新加入的品牌而言,他们需要一个对于社交电商有着深刻理解,并拥有成功操盘经验的合作伙伴去帮助他们布局品牌的“信任”生态,才能在这场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