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IT男”变果农种龙眼做微商 欲打造自驾采摘体验点

  又到龙眼成熟季,在翔安新圩镇桂林路口附近的“白石山”上,一片占地100亩的龙眼果园内,一颗颗饱满的龙眼挂满枝头。这片果园的主人陈贤达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33岁的陈贤达是新圩镇庄垵姑井村人,学电子信息专业的他,原本在岛内一家网络公司上班。怀着对家乡的一份感情,去年1月,他辞职当起了果农。利用自己掌握的网络信息知识,他自制微信小程序做线多斤桂圆干和芒果、百香果等被抢购一空。

  陈贤达说,他从小就是在这片果园长大的,2000年,父亲发生意外后,果园换了临时管理人员,经营一直没什么起色。

  2012年,在陈贤达的倡议下,果园换了凤梨穗品种。可2016年的“莫兰蒂”台风让果园满目疮痍,陈贤达看在眼里很心疼。去年1月,他开始接手这百亩果园,从“IT男”转变为果农。

  请教老果农、网上查资料……陈贤达说,同样的种植方式,同样的田间管理,有时候就是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惟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尽快摸索出自己的种植经验。所以,他必须不断去实验和调试。不管是龙眼控梢技术,还是疏花疏果技术,陈贤达都花了几个月时间去尝试做实验,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种出的凤梨穗龙眼,皮薄肉厚,肉质细嫩,色泽晶莹,香味浓郁。

  种植搞定后,还得考虑销售问题。除了周边零售、批发市场外,陈贤达觉得线上销售是重点。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自制微信小程序,开通微信网上订货渠道,既方便又快捷。

  “今年龙眼大约能采摘12万斤,目前已有3万多斤做成桂圆干,在线上销售。”陈贤达说,除了线上和线下购买,食客还可到现场采摘,他打算将龙眼林打造成自驾游采摘体验点,带动龙眼销售的同时,也促进旅游增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