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虚假营销到底怎么破

  春节才刚过,微商又躺枪口了,2月21日,知名主持人孟非在微博上晒出一组图片,在朋友圈有消息称多名名嘴主持人加入某微商组织,其中孟非是继杨澜之后新加入的成员,并配上孟非的个人照。对此消息,孟非表示否认,并怒斥该公司编造谣言,欺骗公众,已委托律师取证。随后,杨澜也转发此微博,并否认加入此微商组织,怒骂此家公司“真差劲!”

微商虚假营销到底怎么破(图1)

  2月21日晚,孟非通过微博发表声明,否认加入某微商组织,称:“我本人与该公司没有任何交集,近日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朋友圈等公共媒体无中生有,编造谣言,欺骗公众,性质恶劣,我已委托律师调查取证,将采取法律途径维权。呼吁各媒体及民众不要轻信及传播此谣言,切勿上当受骗!谢谢转发!”

  随后,杨澜也转发该微博,并称:“我也从未加入过这家公司,真差劲!”对此,众网友也纷纷表示非常的气氛,称利用名人效用太可恶,“微商真可怕,已经没有任何底线了。”

  此事一出,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微商必死的言论一时甚嚣尘上。虽然微商如今存在一些混乱,但是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微商。2016年的微商环境势必会更加规范,随着一大批品牌商入驻,市场机制建立,微商就不会像如今犹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1.针对不同类型的微商制定不同类型的监管手段

  近几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行业出现移动化、模块化、碎片化三大发展方向,并形成相应所谓微商的三类模式据悉,常见的包括手机淘宝、手机天猫、手机京东等以及一些购物独立APP应用,这些属于移动化电商;而模块化就类似于微信小店;至于碎片化是指这类电商呈现出充分碎片化状态,从货品展示、沟通、支付到物流的交易各环节,用户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工具,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自由组合,最终完成整个交易行为。

  对于这三种类型微商,监管的手段也各不一样。

  对于前两种微商模式,提供给他们的网络交易平台应该承担网络交易平台责任。因为在这两种模式中,存在真正意义的“网络交易平台”,而根据新消法的规定,网络交易平台有连带责任。

  对于碎片化的微商模式因为其完成交易的链条复杂,在交易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环节,例如即时通信工具或者第三方支付工具,就将其认定为网络交易平台,要承担责任。

  2.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2015年5月,商务部曾公布《无店铺零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当时就有微商担心增加创业成本。应该说这样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所以在管理环节,除了严格也要侧重减负二字,比如说登记注册可以减免手续费,比如说对于初创阶段的微商,加强管理不能以征税、收费为目的。然而对于微商来说,登记手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微商这种依托互联网发展的商业模式,仅仅加强已审批为主的事前监管是不够的。

  “监管应采取问题导向型策略,要有针对性而非过度管控,且应以事中事后监督为主,减少以审批准入为主的事前监管,另外还可以考虑引入大数据的现代监管手段和技术,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薛军表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