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目前唯一你还有机会比年轻人先上手的新型互联网趋势

1.jpg  

    如果我们细看我们住处的小区,我们会渐渐发现大妈们经常在小区门口围着一台小货车提货。这样的情景,其实就是近年来越来越火的社区团购的情景。风口之下,行业里小型企业林立,商业巨头随后入局,百团大战早已打响。不知在硝烟散去后,谁会躺下,谁还在站着?

  财富机会往往来自于身边不起眼的小事。

  一辆满载着果蔬、干货和生活用品的小货车停在某小区门口,车主无需吆喝就已被涌上来的人群团团包围了起来。人们晃动着手里的手机,纷纷拿出微信支付凭证来领取对应的物资。

2.jpg

  里面的车主看信息看花了眼,周边的人群争先恐后的领走物资,留下最外围的人在原地探头探脑。这大概是这个小区除了跳广场舞以外最热闹的时刻了吧,其中还有不少路人也试图加入人群,想看看大家都在领取的是什么好东西。

  R:“诶,你这买的啥玩意啊?”

  B:“日本进口绿葡萄,可甜了,团购价只要20!”

  A:“不错啊!我也要来个,这个该怎么买啊?”

  B:“你没有加入我们这的团购群吗?来,我拉你一个”

  简单的几句对话,就又为这个200号人的团购群拉进了四五个新顾客。在从众心理下,借着熟人之间的口碑推荐,使得新鲜蔬果在短短一小时内就卖到脱销,而忙得不可开支的车主也开始清理着一个又一个的空篮子。

  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社交互联网市场概念——社交团购,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团长建立起当地的社区群组,在群里通过分享团购价商品信息,然后居民们微信下单线下提货这么一个购物场景。

  可别小看这社区团购,它可是连阿里巴巴和京东都没能啃下的硬骨头。尤其是2018年底的风潮中,不少社区团购做大之后便将其卖给巨头们变现。那电商巨头们真正看中的是社区团购的什么呢?这个新的社交营销模式又将怎样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呢?在这里先留个悬念,请先继续往下阅读。

  烽火四起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看这个世界。

  在2018年接近尾声的几个月,以长沙为代表的二三线城市在全国掀起了一场社区团购风潮,企图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一招制敌。一时之间,全国几百个社区争先恐后的在这片巨头口中“残留的土地”上燃起了硝烟。毕竟在当前巨头垄断电商的趋势下,社区团购这个空隙是目前唯一能获得暂时喘息的财富密码。

  为什么说社区团购是财富密码呢?

  其核心在于下沉市场流量,毕竟用户流量才是新零售的核心,而区域社区又是电商巨头们一直没能完全渗透的领域。通过学习拼多多在夹缝中开辟一条生路,或者选择与巨头们联手合作都不失为一个创造财富的机会。

  然而现实状况是传统电商红利被巨头们分食的一干二净,商家们被迫将目光转移到拥有着突破10亿用户基数的微信上,以祈求利用强大的社交平台从而分一份羹。

  叠加此前拼多多打下的牢固基础,其间接帮助“教育”了用户如何使用互联网团购。总体使得社区团购模式整体入门门槛低,建立速度快,且模式容易快速复制。

  如今市面上已经形成规模的社区团购企业没有一千也有几百家,除去地域性小品牌,约有50-100家在竞争。诸如你我您、兴盛优选和邻邻壹等几个社区团购“武林主流帮派”,很快便在二三线城市大量招募当地社区的团主,通过组织一波波武林大会(微信群建立)去为帮派募集生存资金(推送产品),从而走上了融资之旅。

  据相关平台统计,截止至去年8月起至少有15家社区团购完成融资,如你我您、兴盛优选、邻邻壹、每日一淘等,总融资金额至少达45亿元。也有不少企业直接选择被收购合并:比如美团和京东入股了友家铺子、松树拼拼;拼多多投资了上海的本土玩家虫妈邻里。

3.jpg

  花落谁家

  世间没有绝对赚钱的生意。

  社区团购,对于有实力的人来说就是机遇,对于没实力的人来说就是泡沫。在这里需要把社区团购理解为零售场景而非促销场景,因次可以将社区团购分为三个核心部分分别是:商品、供应链和团长。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来看,消费者最主要的需求是寻求便利以及物有所值。能提供尽可能多的产品选择的商家,才最能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和用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的产品的需求。

  另外通过省去中间商环节,能大大降低渠道成本,也可倒逼线下零售店提供更好质量的商品以及服务;同时还能令线上电商降低商品价格,还利于民。所以说社区团购最重要的是商品供应链,正如戴山辉所说的,“零售模型里商品永远是最关键的,消费者能持续不断地在你这买东西,一定是认可你的平台和产品。”

  站在社区团购企业的角度来看,能否提供一条完整的物流及商品供应链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所在,其次再是团长的招募。而现状是很多中小社区团购合作的上游供应商并不稳定,没办法保证货品的质量,最终只能依靠差异化产品来竞争。

  所以说社区团购注定是一场资本游戏,事实上他们也正在复制互联网前辈们的创业老路:融资、烧钱和扩张。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或失去了居民的信任,又或者资金链出现断裂都会导致现有的一切变成泡沫。加上外部竞争激烈,大鱼吃小鱼的场景时刻上演。拉长时间线来看,中小型社区团购企业在电商巨头们的阴影下是很难存活下来的。

  毕竟同时拥有成熟供应链体系和充沛现金流的电商巨头们,更适合在社区零售领域深耕来填补商业版图的空缺部分。就像一位天使投资人朱一所说的那样:

  “如果说传统电商是2.0版本,新零售是2.5版本,那么社交电商就是3.0版本。

4.jpg

  灵光一现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互联网零售盛行的这几年,直销群体一直都备受困扰。由于其传统单一的直销模式使得人员红利逐渐消失,所以直销行业正面临着刻不容缓的全产业链转换升级阶段。

  其实早在2016年,马云便在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

  “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

  意旨将实体零售与电商结合起来,从而打造一个更有效率的零售新模式。这一理念一经提出,自2017年开始,诸如安利已开始布局中国一线城市线下体验店,并全面覆盖线上渠道,从各个方向争夺高端用户市场;玫琳凯也开设了社交平台“花氧社区”以供千禧一代等线上用户聚集。

5.jpg

  那直销行业在社交零售模式下具备什么先天优势呢?

  首先是拥有庞大的销售群体,有利于在社交网络上以点扩散成面的方式,扩大整个业务基本面;另外可以通过从原先一对一转变成一对多的模式来提升效率。举个例子,原本在线下实体店同一时间段只能服务一个客户的直销人员,运用互联网功能便可跳出区域的限制,同时服务多位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客户群体。最终高效的解决客户问题的同时,还提高了个人绩效。

  第二个是组织能力强,直销人员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组建队伍来执行任务;这就可以很好的运用在社区团购服务中,在全国范围内做到一呼百应,在短时间内就能快速覆盖多个地区,占领地域优势的同时又方便集中管理。

  第三个是服务体验好,直销人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使消费者体验到其它社交电商所不能提供的线下服务。比如上门送货、上门提供服务以及线下体验店服务。通过第一时间快速解决用户问题,从而为公司赢得用户信用以及用户粘度。

  具体如何将直销与互联网零售结合的小技巧,一所财经将会在日后的更文结尾“直销转战社交电商启示录”中为大家一一提供线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