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表明“董事长带货”比“网红带货”效果更好

  “直播电商”近年来受到持续追捧,也是今年线上经济的一个突出亮点。毕马威和阿里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直播电商整体规模将突破万亿元,渗透率超过8.5%。报告的结论还显示,“董事长带货”比“网红带货”的效果更好。

  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商直播超过1000万场。简单平均一下,相当于每天就有5万多场直播。那么,中国直播电商的规模有多大?

研究报告表明“董事长带货”比“网红带货”效果更好(图1)

  报告在业内率先给出了一个定量测算:今年,直播电商整体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10500亿元,渗透率达到8.6%;明年,整体规模将接近2万亿元,渗透率也将提高到14.3%。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

  2016年被认为是直播电商的元年,因为淘宝直播、京东直播等新业务都是那一年推出的。2017年,整个规模只有360多亿元,但后来不断翻番,去年超过4000亿元。到今年应该会超过1万亿元,明年可能是接近2万亿元这样非常大的规模。我们认为,直播电商在整个电商领域、在数字经济中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具体来看,报告中总结,电商直播的生态系统包括以下环节和主体:供应链、网店、MCN机构也就是背后的经纪公司、主播、平台、用户、服务商以及政府部门等。其中,由于主播直接面对镜头、面对消费者,容易受到关注。

  数据来源:阿里研究院、毕马威调查问卷

  报告呈现的结论显示,事实上,相比“李佳琦和薇娅们”的带货以及影视明星们的带货,董事长带货、总裁带货的效果更好。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商家直播、自有主播对产品更熟悉,更容易建立信任感。淘宝直播工作人员王民超:

  根据最新的一季财报,淘宝直播引导的GMV(即Gross Merchandise Volume,主要指网站的成交金额)里,来自商家直播间的已经占到60%以上。我们认为,商家直播的爆发和业态的成长其实是整个直播电商模式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很多商家已经在达人直播间与自有直播间这两种模式之间自如切换,来持续运营自己的粉丝和消费者,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2020年8月1日,河南洛阳,在一场带货晚会上,董明珠变身“最强销售”,为观众提供量身制订的全套家电方案。

  不过,直播电商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直播“翻车”等行业乱象也层出不穷。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从行业的长久治理来看,监管的焦点要适当从主播向MCN机构也就是直播背后的经纪公司转移。

  很多乱象其实就是MCN机构用各种手法在中间捣乱。比如,他们要占主播、供货商甚至买家的便宜。希望监管部门把对直播行业的整治和规范重点放在MCN机构上,通过行业规范、行业准入等方式来加以规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