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为什么总是困难重重

  放眼当下,一方面是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许多毕业生面临“毕业就失业”;另一方面,热挤公务员、争相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依旧呈现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那么大学生创业现状如何,创业该往何处发展?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0.01%!”日前,大学生职业发展论坛在广州多所高校举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口出惊人之语。

  据此,都市时报进行了“昆明大学生创业调查”。我们发现,在校生或者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当中,进行过创业或者有创业冲动的不足15%。启动创业资金的来源、实际操作的创业经验或者就是行业创业项目的选择,都是让他们苦恼不已的问题。

  困难一:启动创业资金

  困难重重”——很多大学生创业者都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业历程。“没有特别的低息贷款。”

  日前,当听到有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贷款时,在丹霞路上的中国银行工作人员回答说。不仅如此,昆明市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银行以及兴业银行、民生银行都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接受采访的几名大学生中,他们的起步资金多数由家中提供,对那些家底不厚的人来说,这种方式显然行不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再好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记者调查发现,八成有创业冲动的大学生认为“资金是他们创业的最大困难”,创业资金从哪儿来?50%的学生会“向银行贷款”,30%的学生“向父母借”,20%的学生想“利用创业基金”。

  困难二:行业创业项目选择

  目前大学生创业者大多从事技术含量和门槛都较低的服务行业。虽然开始比较容易,但最后无疾而终者居多。目前中国大学教育中,素质教育还相对薄弱,因此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创业的“武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许多同学只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赚大钱”的念头,就匆匆投身于某个行业中,对形势估计不充分甚至是盲目行动,因此往往事倍功半或者一无所获。

  困难三:没经验也无借鉴

  对困难的准备不足啊。”许多创业失败的学生在总结自己的创业道路时这样说。是的,没有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他们的创业只能看到曙光,却看不到方向。刚要开冷饮店的云师大学生孙西平说:“如果没有创新,一个冷饮店赚钱就很困难,况且我只是模仿,究竟未来会怎样还是个未知数。”

  可是,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对未来的执著足以抵抗现实带给他们的打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