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你的朋友圈里还有朋友吗?

  该过年了,饱受朋友圈广告“入侵”的网友,纷纷在朋友圈喊话:“卖包、卖面膜的亲们,年底收租了,卖啥给点啥,我也不容易,瞪俩大眼珠子看一年了。”

  原本该好好聊聊天的朋友圈,成了广告、代购等微商集散地。刷刷你的朋友圈,还是你当初认识的那些朋友吗?

  朋友少了,微商多了

  有数据显示,国内微信用户数多达7亿。这样一个用户基数庞大的社交软件,在国内的社交软件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如果说微博类似一个任意发言的自由市场,微信就更像是熟人之间的小沙龙。

  微信的“发迹”,也得益于强关系支撑下的熟人社交。然而,在微信推出4年后,朋友圈的友情浓度正在逐渐“稀释”。

  “代购党”、“面膜党”、“百货党”如雨后春笋般“霸占”了朋友圈。“现在打开朋友圈,已经不能再和朋友安静地聊天了,满屏都是广告,卖什么的都有,打开朋友圈就像逛淘宝。”市民梁女士吐槽。

  对于朋友圈里的“代购”们,不少人也是半信半疑。“我的朋友圈里好多代购,奇怪的是,卖家不同,晒出的商品图一模一样,都说是正品代购。真是买回来了,也懒得再去专柜对比。即便不是正品,碍于朋友面子,也不好再说什么。”网友“月盈”如是说。

  “我做代购,纯粹是有家人在国外,都是他们在超市买好,再用海外快递寄回来。邮费不断上涨,我们其实也赚不了太多。朋友还喜欢去网上比价,代购费也不多。”杨小元正考虑把代购生意停了。

  点评

  当朋友圈变成了代购圈、自拍圈、推销圈以后,还能剩下多少朋友之间的交流、互动。变了味的朋友圈,还能安静地找朋友吗?

  品牌广告“入侵”朋友圈

  从上周开始,朋友圈的“广告党”阵营中又多了大品牌助阵。截至目前,已经有三波“品牌”广告来袭。

  早在1月21日,微信团队就先进行了微信广告内测,推送信息称“广告,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随后的三波广告,均以信息流广告(feeds广告)形式推送。该形式在用户查看的好友动态中插入推广信息,以图文加链接的形式呈现,并依据社交群体属性根据用户喜好进行智能推荐。

  feeds广告不是微信的首创,国外的facebook、instagram、twitter都曾用过此法。

  从用户的反馈情况来看,对微信广告褒贬不一。有的人觉得好玩,收到了凯迪拉克广告还发信息炫耀,而有的人则认为这些广告的侵入,让朋友圈的商业味更浓了。不少网友还表示,朋友圈广告太多,只能去微博“避难”。有业内人士认为,朋友圈投放广告,也是微信商业化的途径。目前,用户对微信广告尚有新鲜感。如果这种推送过于频繁,或不加选择地推送,势必影响用户体验,最终流失用户。

  点评

  既然是社交软件,聊天、沟通才是最最重要的。想要打破“始于交友,兴于炫耀,终于广告”的魔咒,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外国的“朋友圈”怎么交朋友

  社交软件,并非只有微信一个,其他的社交软件,都是怎么营造自己的朋友圈的呢?

  whatsapp只交友,不加广告

  whatsapp在欧美的影响力,类似于微信,其联合创始人简·库姆称,whatsapp的月活跃访问用户已突破7亿人。

  whatsapp是一款极其纯粹的即时通讯软件,注册后可免费使用一年,之后每年的年费为0.99美元。只要手机通讯录中有对方的手机号码,就可以直接通过whatsapp给对方留言。该软件一直奉行极简主义,“noads,nogames,nogimmicks”(没有广告、没有游戏、没有花招),承诺永久性不加入广告。

  line负责聊天,负责卖萌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大火,千颂伊和都教授聊天用的软件就是line。受日韩动漫文化影响,line、whatsapp和微信最大的不同在于,前两者加入了大量的表情贴图(有250多种),各种萌萌哒。

  line2011年6月上线,截至2014年10月9日,line的注册用户达到5.6亿人。line的产品采用的是矩阵式集群战术,周边衍生产品也快速蔓延,但并没有像微信那样掺杂在一个平台,而是独立运行的产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