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排队”加速布局线下,实体店之旅成“最美逆行”?

  网友“奔现”,如何避免“见光死”?

  “美人如花隔云端”,那些可望不可即的美人,总是最让人浮想联翩的。在化妆品领域,此前的微商就像一个若即若离的“美人”,因为隐于网络渠道,基于庞大的代理群体进行人际传播、销售,一般难以让人窥其究竟。当微商品牌走出网络,走向线下,与消费者四目相对的时候,是否还能保持原有的美感?

  微商纷纷寻求落地

  近日,台湾明星张庭、林瑞阳夫妇所创立的“TST庭秘密”品牌,再度在网上引发热议。这轮舆论不再纠缠于此前沸沸扬扬的“烂脸门”,而是源于从今年开始,TST加速了在线下开设直营店的步伐,目前在北京、无锡、苏州、沈阳、长春、长沙、福州等城市都可以看见TST的直营店,其布局线下的意味不言而喻。

  以TST入驻的无锡荟聚购物中心为例,资料显示,这家以宜家家居为主体的购物中心,聚集了丝芙兰、屈臣氏等知名连锁和佰草集、谜尚、林清轩、韩束等美妆品牌,当TST与线下品牌同台竞技的时候,能占多少优势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微商品牌希望拓展渠道,大规模地进军线下已然是一大趋势。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有着“微商鼻祖”之称的俏十岁就开始了布局线下之路,俏十岁方面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蹿货、乱价、诚信是微商这个渠道没有办法解决的”,俏十岁决定淡化微商色彩,着力布局电商与线下渠道,也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无独有偶,主打“自然护肤”的三草两木品牌,也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渐抹掉了微商的痕迹。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微商品牌开始探索拓宽渠道的可能性。

  线上发迹,为何折戟线下?

  在《化妆品报》此前走访市场的过程中,有店主向记者反映,他们也曾尝试过引进一些微商热销爆品,但这部分货品在店里并未出现像朋友圈那样的火爆局面,销售情况并不理想,而且售后也没有保证,所以后期就果断砍掉了。

  其实,除了名气、销量的问题以外,发迹于网络渠道的微商品牌在货品来源、价格的管控方面,有时也显得些许力不从心。

  此前的雅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前车之鉴。作为中国市场的第一张直销牌照的持有者,雅芳巅峰时期30多万人的直销队伍堪称壮观。后期为了挽救业绩颓势,雅芳曾经试图进军专卖店领域,却因为难以平衡直销员、专卖店双方利益,导致专卖店和直销团队之间矛盾重重,产品价格体系更加混乱,市场拓展工作也难以为继。

  虽说雅芳直销和当前微商之间的经营模式有所差异,但是由于原有渠道和销售队伍的影响,品牌在进入实体店渠道时,面临的乱价频繁、管理散漫等问题却颇为相似。

  一言蔽之,如果没有坚定的决心和合理的政策,微商品牌在进驻线下门店时,很容易因为“水土不服”,而遭遇“滑铁卢”,直销、微商不外如是。

  市场回归理性,微商该如何布局?

  从诞生伊始,微商这一新兴渠道就备受争议。尤其是近两年来,媒体上对微商“刷单”、“杀熟”,产品品质低劣的抨击屡屡见诸报端,更让消费者对于这一渠道售卖的产品更加警惕。就微商内部而言,也出现了相当规模的从业者撤离,产品滞销、压货严重等现象。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微商衰落了,而是整个商业环境更为理性了。但问题是一路高歌猛进的微商,能否适应“理性”了的环境?当一夜暴富的神话一去不复返时,微商又该如何自处?

  很多微商品牌将实体店选作二次发力的渠道,这样的做法无疑有其合理性。

  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店面这一项固定资产既是对自身实力的证明,也更能给消费者以信任感。同时,在美妆产品强调体验的当下,实体店也能提供更好的销售环境和体验。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布局线下渠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各项成本叠加,品牌多久实现盈利尚不能断言。而且在线下渠道,微商产品需要面对的对手是一众有着长久积淀、广告攻势迅猛的品牌,如何差异化切入线下市场,明确自身定位,在进军线下的同时做到不“泯然众人矣”,或许是目前微商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