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创业:如树有根,枝繁叶茂
裂变创业:如树有根,枝繁叶茂
裂变创业,“根”创业
裂变创业是以“分裂”和“改变”为主线的创业活动。“分裂”意味着分裂和独立,“改变”意味着改变和创新。裂变创业是从母企业孵化微商新个体的过程,是员工离职后创建新企业的过程,是跨组织转移和继承资源、权利等创业要素的过程。
与非裂变创业活动相比,裂变创业往往在知识、技术、信息、市场、网络、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动优势。这些优势可以帮助新企业克服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所以裂变创业往往在存活率和适应性方面都有相对较好的表现。这也是裂变创业值得鼓励和提倡的原因之一。
裂变创业与母组织有着内在的联系,是有一定基础和一定背景的“根”创业。正是因为扎根于领域并依赖于领域,裂变创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美国汽车、轮胎、半导体等行业的繁荣发展,与裂变创业的推动息息相关。
以硅谷为例,1955年成立的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公司成为孵化飞兆半导体实验室公司的母公司;飞兆半导体实验室成立于1957年,现已成为黄埔军校,由英特尔、AMD等半导体龙头企业微商而来。围绕晶体管、集成电路、单芯片、存储与处理器等相关技术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裂变企业数量一度达到惊人的94家,占硅谷半导体厂商总数的66%,创造了硅谷创新创业的奇迹。
知识变化,受益于“根”基础
裂变企业家精神的成功发展离不开裂变企业家灵魂人物的引导。英特尔可以超越飞兆半导体公司,飞兆半导体公司与著名的前飞兆半导体员工、英特尔的主要创始人戈登·摩尔关系密切。企业家、创业机会和创业资源构成了创业活动的三维核心。作为创业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创业者所掌握的态度、立场和理念、工具、手段和方法,以及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是支撑他们带领新企业赢得竞争的重要基石。再者,态度、工具、经验是个人知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种观点认为,个人知识体系由态度、工具和经验三部分组成。态度是指“我是谁,我的人生观,我的世界观”;工具是“我为了理解和改善世界而掌握的工具、方法、手段和模型”;经验是“理性和逻辑的思维能力,以及由经验带来的感性和直观的判断能力”。这三个部分相互引导、相互影响,与裂变创业者创业的过程息息相关。
一方面,裂变创业者在母公司的态度、工具和积累的经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新创企业的创建和发展;另一方面,裂变型创业者会在创业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态度,改变自己的工具,拓宽自己的经验,从而在反思和自省中不断提高自己应对创业情境不确定性的能力。
裂变型创业者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经历,即母公司和新创企业,实现从职业经理人到全职创业者的转变。其个人知识体系在创业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那些只有同质化工作经历的管理者或创业者明显不同。
裂变创业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在职学习、触发事件、创建新企业。裂变创业者的个体知识体系会在这个过程中动态演化。潜在的企业家可能有自由发展的野心,实现他们的野心,赢得信心。这些态度和观念可能会在后续的创业过程中发生改变和调整,比如变得更加务实,更善于利用母企业的价值;潜在创业者掌握了母企业技术、市场等相关信息,这些工具和方法会在后续创业过程中不断整合更新,比如拼凑其他资源,促进创业顺利发展;潜在创业者有实施和整体决策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管理技能不断提高。这些经验会在后续的创业过程中得到吸收和发挥,比如总结成功的规律,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失败意味着没有创新的尝试,失败意味着找不到出路。
枝繁叶茂,源于“根”脉
一般来说,母组织越好,越能孵化出优秀的企业家。原因很简单。优秀的母公司意味着其员工相对优秀,管理模式相对成功。优秀的员工学到了优秀的经验,在裂变创业中成功的概率当然更高。
当然,虽然具有基因遗传和血统遗传的特点,但裂变创业并不一定是简单的克隆或复制,新企业和母企业既紧密相关又相对独立。对于新创企业,无论是诞生还是成长,都体现了母组织的品牌。但新的个体不一定与母组织完全同质,即使是母企业发起并支持的裂变式创业活动。
不同于硅谷现象等常见的竞争性裂变创业,母企业会主动做出战略布局,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突破现有战略框架,精心培育和积极孵化潜在创业者。这种由大企业推动,协同、共创、共享推动的裂变创业,在实践中层出不穷,引起了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比如2019年海尔进入生态品牌战略阶段,其创业平台成功孵化出4家上市公司、2家独角兽企业、16家准独角兽和瞪羚企业、66家A轮以上、49家天使轮、221家种子轮、336家加速孵化,目前孵化出4000多家小微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集团的战略转型,与新创企业互利共生发展。
海尔提供工业资源、R&D技术、工业设计、制造、销售渠道、物流供应、售后服务、财税服务、数据服务、法律服务、高科技认证、云计算等各类资源。,从而加快小微商的孵化。小微商的生成路径包括运营微观组织、嵌入社会网络、聚焦用户价值、规范自我定位、完善竞争优势、打造小微商六个循环阶段,呈现出四种典型模式:内部团队抓住内部机会的原始模式、外部团队利用外部机会的创造模式、内部团队吸收外部机会的二级模式、外部团队挖掘内部机会的微商模式。
再比如,小米的意思是少花钱多办事,单纯纯粹的专注于产品的核心功能,直面市场竞争,实现小米公司和生态链企业的持续成长。2017年底,小米宣布成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平台;2018年,小米宣布有100多家生态链企业,其中许多借助生态链得到了长足发展,甚至建立了自主品牌和渠道。小米以互联网思维指导创业实践,坚持“与用户交朋友”的理念,从R&D、营销、销售、服务的价值环节与用户深度互动,成功孵化了多家生态链公司。由此产生的小米模式和“竹林生态”理念,给产业格局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同样,源自伊利公司的蒙牛乳业,这几年也孵化了不少裂变初创企业。这些新企业着眼于乳业上游产业链薄弱环节的创业机会,利用人力合作、资本合作、链条合作等多种创新模式实现创业者的自我价值,同时创造社会价值,重塑乳业的商业生态系统。
创造双赢生态,拓展“根”系统
裂变创业是一把双刃剑,有时会对母组织造成一定的伤害,但有时也可能会推陈出新,推陈出新,产生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效果,不断扩大母组织“根”系统的范围。
裂变创业在知识扩散、技术演进、市场细分、产业互补、人才吸引、资本吸收、创新氛围和产业演进等方面形成关键驱动力,最终对创业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和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进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裂变创业,与母企业激烈竞争,可能刺激母企业创新,摆脱惯性;裂变创业,与母企业互补促进,可能会促进母企业的知识更新和战略转型。
战略视角下的裂变式创业,是母企业积极拥抱技术创新、需求变化、竞争和协同绩效,积极推动战略逻辑更新和组织形式匹配的过程。这种裂变式创业有效地兼顾了大企业的资源优势和新创企业的创新优势,构建了一个根深蒂固、纵横向扩展的价值网络,呈现出系统欣欣向荣、竞争激烈的发展趋势,形成了良性循环、动态演化的商业生态系统。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领域,新鲜的实践案例不断涌现。许多企业一直在通过实施平台战略、生态战略或建设平台企业来孵化和培育新公司。这既有效解决了内部创新面临的激励不足、约束过度的问题,又充分发挥了裂变创业的灵活性、“根”发展等天然优势。
当你是微商,就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当你成为大企业的时候,你应该鼓励和支持创新。裂变创业所体现的大微商合作精神,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一句老话:世界大势,长期融合,长期融合必分。“分裂”可能只是手段和方式,“聚集”可能是目的和归宿。战略裂变创业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实践,涉及到母企业、新创企业等众多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共生,值得不断关注和深度挖掘。
创业企业的发展实践远比理论丰富多彩。千千千户企业背后,千千千条路,创新发展模式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从中学习的人活着,但似乎从中学习的人死了。在时代的大潮中,百人争流,争流者为先。虽然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未来是不确定的,但我们还是要用一定的信念去应对不确定的未来。创造一个胜利的生态,赢得世界。
随便看看
- 2020-11-16做生意赔钱了怎么办?做买卖怎样才能避免亏钱?
- 2020-11-16零食诚招代理一件代发
- 2020-08-09从小吃到大的饼干,你还爱吗
- 2020-11-23四个步骤教你完成微商合规经营
- 2020-07-17微商爆品女装时尚一手货源,诚招代理商
- 2020-11-17微商如何代理零食?
- 2020-08-26粉色网纱裙,圆你一个公主梦
- 2020-11-04创业不是随便事 创业要具备这些条件
- 2020-11-27我是卖槟榔赚钱的,能做到一天1000元的利润!
- 2020-11-16【真实体验】微商如何的更好卖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