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返乡创业做起“蟹二代”
“前几天,客房几乎每天都客满。”长假期间,莲花岛上人流如织,徐卫农家乐生意自然也很好。中午时候,客人多,徐卫自己下蟹池抓蟹、绑蟹,老婆吕琴则一会儿端菜,一会儿结账,还要刷刷微博、微信,忙得脚不点地。与岛上大多数只收现金的农家乐不同,徐卫接手生意后还给店里安装了银行刷卡机,“来我们这儿的商务客人多,装上刷卡机,方便多了。”
31岁的徐卫是土生土长的莲花岛人,2003年从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后,在外闯荡了两年,又在苏州园区一家健身馆当了3年主管。4年前,回到莲花岛,帮助父亲打理螃蟹生意。在家中,他们分工明确,父母负责20亩阳澄湖水面的螃蟹养殖,徐卫和老婆吕琴打理饭馆和客栈的生意。说来农家乐还是徐卫和吕琴的媒人。2007年,吕琴到“蟹村草堂”吃饭,与徐卫相谈甚欢,两人渐渐就走到一起。随后这个苏州城里的姑娘,辞去了干了5年的管理岗位,嫁到了莲花岛,夫唱妇随。当记者问到,一个城里姑娘嫁到乡下,是否遭到家人反对时,吕琴笑了笑说:“以前的事我不想提了,只要现在一家人开开心心就好。”
吕琴说,大闸蟹开捕后,她每天起早贪黑,有时候半夜还会接到订货或者快递的电话,“去年十一长假,因为太忙没办法吃饭,我腰围都瘦了两寸,别人放假时,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她说,蟹季里,2岁的女儿只能送到城里父母家,“两个人,四只手,真的忙不过来。”
吕琴在店里主要管帐和招呼客人,更新网站和微博,也是她的日常工作。而这个城里来的姑娘,也把一些新鲜的经营理念注入到农家乐中。她喜欢苏州古典园林,在农家乐设计时,把苏式园林的精致融入农家乐,在岛上几乎“一只面孔”的农家乐中,显得独树一帜。她说,希望这种变革,是一种蟹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懂电脑、理念新,一些大学生“蟹二代”在网上开起蟹店,拓宽螃蟹销路。28岁的莲花岛人郑晓华就是其中之一。三年前,郑晓华在淘宝上开办了一家名叫蟹王岛的大闸蟹网店,卖的是自家养的阳澄湖大闸蟹。
因为生意好,今年郑晓华从莲花岛老家搬了出来,在岛北面的湘石路上另外租了一间房子,添置了几台电脑,请了3名伙计,把网店做大了。“今年中秋接了3000份网络订单,我忙了三天三夜没合眼。”郑晓华说,这几天从早到晚连轴转,白天接单,晚上12点跟73岁的爷爷一起出门捕蟹,然后连夜扎蟹、打包,天不亮再开着快艇出岛送货、寄快递,忙得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全家人都靠大闸蟹吃饭,忙完这个蟹季就可以好好睡一觉了。”郑晓华说,虽然忙的时候忙煞,但淡季时可以睡到自然醒,闲适自在。
现在年轻人都爱用微博,郑晓华悉心打理自己的微博,更新发布大闸蟹动态、在线听客人们提意见和建议,打开了一条免费的营销渠道。如今,郑晓华微博粉丝近万人,越来越多订单是从微博上来的。
郑晓华告诉记者,从南京一所大学毕业后,他也在企业干了几年,领着每月不多不少3000多块的工资,养活自己还凑合,但要娶媳妇养家庭很吃力。与大多数莲花岛人一样,郑晓华家在阳澄湖中有60亩养殖水面,看着别人的网上卖蟹风生水起,自己也是大学生,懂计算机,为何不能回家帮着爷爷卖螃蟹呢
于是,三年前,郑晓华毅然辞去工作,搬回莲花岛办起了网店。“大闸蟹捕捞上来如果不及时卖掉就会死,过去我们都是卖给小贩,出水价10月初可以是每斤100元,月底就变成每斤65元70元,还要担心小贩压价。但是上网销售,订单量很清楚,再也不用担心捕捞上来没人要。”他说,自家2吨左右的大闸蟹,靠着网店、实体店、农家乐“三管齐下”自产自销已经没问题了,线上线下销售已基本持平,网上卖蟹有了赛过实体店的苗头。“在网上销售我们每只螃蟹只能挣两三块钱,但现在是为了营销推广,很正常。其实,整个销售季算下来,网络销售要比卖给小贩挣得多。”
郑晓华告诉记者,刨去淘宝收取的3万年费,七七八八的杂费,网上卖螃蟹,一年到头能赚一二十万。“我还算少的呢,最多的人是整年下来,赚500多万。”看着网上卖蟹的美丽前景,他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清晨,在吴中区东山镇双湾村一个蟹塘边的小屋内,记者见到了戴着眼镜、颇有几分儒雅之气的康亮。他正跟父亲一起把大闸蟹绑起来装箱。
“这些都是昨天网上预订的,一共30份,上午要送到市区。”康亮2007年大学毕业后在园区一家外企做白领,每个月工资挺高有8000多。但是工作压力大常常要加班,还要外出应酬。两年下来,他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这份工作,反而更怀念儿时的家乡生活。2010年,康亮就决定辞职回家跟着父亲养蟹卖蟹。“在外飘了几年,也觉得累了,回到老家跟着爸妈养螃蟹,做起了地道的蟹农,还是很悠闲的。”
这两年太湖蟹受到外地低价蟹的冲击,东山的蟹农收入下滑了不少。康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去年开始,他试水在淘宝上开网店卖蟹,“15亩水塘能产三四千斤蟹,去年一半都是网上卖出去的。”康亮告诉记者,虽然每只蟹挣得不多,但是去年还是挣到了一些钱,已经很不错了。
谈到今后的想法,康亮兴奋地对记者描绘了自己的蟹农“蓝图”。搞生态立体养殖,拓宽销售营销渠道,以后还要开自己的农家乐,让自家的蟹产销一条龙。“今年过了忙档,我要把养蟹这一块好好研究一下,准备搞搞最新的生态立体种植,还要试试微博营销。”
大学生不去做公务员,不去大公司上班,却回农村老家干起了卖蟹卖水产的活儿。对此,长辈有的摇一百个头,坚决反对自己的孩子做如此“抉择”;也有的家长很开明,欢迎小辈“接过自己的枪”。莲花岛原本是阳澄湖中的一个贫困岛村,三面环水、交通闭塞,岛上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艇、电瓶车。200多户村民,大多以养蟹为业,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几年,相城开发莲花岛旅游,来岛上玩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们办起了农家乐,生活慢慢富裕起来。
因为长期在湖中作业,徐卫的父亲徐根泉皮肤晒得黝黑黝黑的,双手也布满老茧,非常粗糙。他告诉记者,养螃蟹风吹日晒非常苦,每天要去湖里给螃蟹喂食,一旦围网破了,人还要潜到湖下去找洞、修补。一年到头也就赚个几万块,遇到恶劣天气,螃蟹逃走,还可能血本无归。他说,养蟹养了一辈子,吃尽了苦头,宁愿请工人,也不想自己的孩子遭这份罪。
徐根泉说,他赚钱供儿子念大学,希望儿子出人头地,在城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轻松地生活。但儿子非要跟他对着干,辞掉了园区一家健身馆主管的工作,跑来搞农业。“我儿子是学体育的,我们希望他做老师,安安稳稳的。”徐根泉至今仍抱着这种想法。郑晓华的爷爷起初也非常反对,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放着舒坦日子不过,回家当农民。他只能“先斩后奏”,偷偷摸摸把网店开了起来,直到网店生意渐渐有了起色,郑晓华的爷爷才勉强接受了网上卖蟹这种新型模式。与徐卫和郑晓华的家人不同的是,太湖东山康亮的父亲却很支持自己的儿子回家接自己的班。康亮的父亲告诉记者,孩子不喜欢城市的生活,既然愿意回来,他当然要支持,“年轻人想法新,未必就比我们做得不好”。
再瞧瞧徐卫经营的客栈,院子里假山池塘、花树果树,4间以梅、兰、竹、菊命名的客房充满苏式情调,还带有独立卫生间。徐卫说,整条街像他这样,愿意腾出院子、门庭,缩减餐桌的农家乐不多,但他觉得,表面看来是亏,其实名声和生意都赚到了。
然而起初,这种颠覆遭到了徐卫父母的强烈反对。“我爸爸总觉得没必要花那份冤枉钱装修门面,只要跟别家一样,在家里摆几张桌子就可以做生意了。”徐卫无奈地说,父母养蟹10多年来,都是无论大小,把螃蟹统统卖给贩子,辛苦一年,也赚不到多少钱。他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贱卖螃蟹。农家乐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起初,他带朋友来吃饭,他们说菜是做得很地道,但环境只适合家人或朋友小聚,商务宴请就显得有点寒酸。于是,他下定决心要从里到外翻修,做高档精品的农家乐。
因为父母思想上的保守,加上很少装修队愿意上岛施工,徐卫的农家乐和客栈断断续续弄了三年,直到前不久刚刚全部到位。装修算不上豪华,却也花了十几万块钱,这让父母心疼至今。父母的反对,让徐卫的创业之路走得比想象中艰辛。
“毕竟是一家人,我们这么努力赚钱,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想一家人过得更好,和和美美的,所以还是希望得到父母支持。”徐卫说,他不想用父母的辛苦钱冒险,农家乐是边赚边装修的,赚一点装一点,“别看我们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但我和老婆没什么积蓄的。”他说,除了没钱,没有客源也是一开始做生意的尴尬,他就发动身边的朋友,建立网站、微博、微信,一点一点把人脉累积起来。他说,正因为不被看好,自己才更想努力证明,这种变革能让自家的生意走得更远。
随便看看
- 2020-11-22怎么做微商卖零食赚钱?教客源培训吗?
- 2020-11-30罐装零食,休闲零食,一件代发,全程培训指导
- 2020-11-08网红零食微商招代理,厂家一手货源,食品安全有保证
- 2020-11-04如何做微商,手把手实战微商基础篇
- 2020-11-29火爆创业项目一件代发,罐装休闲零食厂家直销诚招代理
- 2020-10-17精致刺绣卫衣,独具优雅温情感
- 2020-11-07揭秘2020微商五大经营模式
- 2020-12-02韩版童装代理微商免费加盟中大女童时尚卫衣
- 2020-11-09火腿风琴土豆这样做,真解馋,孩子没吃够
- 2020-11-20手工零食!三百多种一件代发,招代理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