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已死,社交电商永生

  万万没想到,微商大败局来的这么快。

  从“微商干掉电商”的意气风发,到“微商≈传销”的万众鄙视,也就两三年时间!真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移动互联网之残酷,微商行业之浮躁,舆论评价之极端,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用社交方式在移动终端上做电商彻底没戏了?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其实,那些产品不靠谱、宣传靠暴力刷屏、渠道纯靠压货的“微商”早死早托生,社交电商在大洗牌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准备就此写一个《九评微商》系列深入八一下,感兴趣的读者可关注后续系列文章。

  【第一轮挑战失败,投机型微商已死】

  从销售渠道上看,微商更像C2C(个人对个人)模式。而上一个凭借C2C模式大杀四方的,正是呼风唤雨的淘宝。

  多年以来,淘宝其实是阿里巴巴帝国真正的入口级产品(这是我独创的概念,感兴趣的朋友可搜索相关文章)。淘宝养大了天猫、养大了支付宝、养大了阿里小额贷款,甚至现在还在养大阿里云、菜鸟物流……蚂蚁雄兵、打假货、小二、亲,阿里巴巴创下了一个个记录。马云投入心血最多的,自然也是这个心肝宝贝。

  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在加紧向移动大迁徙。而强大的淘宝与最强大的入口微信互相屏蔽,导致市场一下子出现了缺口。微信、微博的强势让“微”的概念呼之欲出,民间自发的微商突然狂热爆发。于是,“微商”的口号被我们大家顺理成章地提出。

  许多人一窝蜂涌入市场但却迅速衰落。暴力刷屏、层层压货、系统性的品质风险、缺乏监督机制,这些先天性弱点让传统微商迅速成为众矢之的。在第一轮挑战电商中,微商无功而返。可以说,其中大多数玩家都是投机分子,死的活该。

  连电商之王马云都说:“微信一手好牌被打烂了”。话里有话,但核心意思其实就是微信没能抓住历史性机遇快速构建一个微商的生态系统,实在让人扼腕叹息。要知道,电商是互联网网上最真实映射经济运行的市场,其终局竞争,本质上就是生态系统的竞争。君不见,整个阿里系张口闭口生态,就连在纽约IPO时我在现场看到的都是阿里生态的8个代表去敲上市钟!当然,建设生态系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坚持下去。

  【社交电商不能一棒子打死,潜力依然看好】

  但是,社交电商不能一棒子打死。我多次说过,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是Circle曲线,即不是一下子就直接上去,而是必然经历一个反复:市场狂热—挤出泡沫—夯实发展。不信,搜索、电商、游戏、视频,你看中国互联网哪个主要领域不是如此?

  在广义层面,目前移动端的电商可以划分成几大阵营。以阿里、京东、唯品会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巨头把优势延伸到移动端,而且事实上也基本成功了;以微店为代表的,侧重于“店”的新兴移动电商;以有赞、微盟为代表的移动电商工具服务;以韩束、思埠为代表的传统微商;以及一些帮助分销、侧重“社交”的第三方平台等等。既然移动占据互联网流量的80%以上,电商又是互联网半壁江山的主流模式之一,整个移动电商的需求是摆在那里的。

  与此同时,社交网络一枝独秀。国外的Facebook、Twitter长期坚挺,新兴的Snapchat一上市市值就直冲400亿美元。中国也是如此,微信支撑下的腾讯去年股价暴涨了70%以上,微博突破100亿美元,陌陌利润也让评论家们跌碎了一地眼镜。

  在传统微商大败退、社交网络持续繁荣的双重背景下,市场亟需正规的移动电商平台出来收拾局面,其中一大块就是新兴的社交电商,这个机会是很明显的。当然了,想清理战场、下山摘桃的人很多。移动电商竞争白热化,已经是一个事实。

  有分析认为,一些微店是将PC电商搬到手机上,消费者仍然需要搜索、比价,导致手机上的小店很难被消费者触达,引流困难,卖不出货;传统微商销售动能强,但则层层压货,暴力刷屏,这不仅显著打扰了消费者的注意力,违背社交本质,更因为层级多利润被吃掉,货源无保证,对消费者切身利益造成损害。

  实际上,微商的主要特点是渠道的“微”,本质上属于移动互联网早期的一部分红利。放在整个移动电商平台的战略高度看,资本市场依然对此非常看好。

  【社交电商的店与人之争】

  这一次微商和移动电商平台的市场深度调整,依然有两种玩法,店和人。

  从店的角度看,各种微店终究还是“店”的模式,依然存在传统微商那种多层级压货的风险。当然,平台做的足够好,也存在做成淘宝那样的可能。

  另一种维度是“人”。站在更高的格局去审视社交电商,实际上还是 以“人”为核心的逻辑。这是因为,社交工具与移动应用的改装和放大,让“人和商品”连接的机会被充分孕育,社群之内、社群之间横向协作的成本被急剧拉低。

  经由朋友圈、微博、QQ群、陌陌小组、百度贴吧的全新格式,渠道正在被社交关系强制重组。以微信为例,便包含了一对一的个人聊天、一对多的公众号、多对多的朋友圈、微信群,这些都是社交电商的天然渠道。

  实际上,社交电商的本质是社会化零售!我曾撰文总结,微博引发营销变革,即社会化营销;滴滴快的引发交通行业变革,即社会化零售;微信等社交平台引发的,就是社会化零售浪潮。

  从社交化零售的出发点看,它似乎应该是紧紧围绕人这个核心点,通过社交分享,促成对商品有理解有兴趣、且有冗余时间的人,“连接”那些对商品有需求的人,帮助商家迅速建立分销体系。为了显示与传统微商的决绝姿态,也可以这么说:非微店,非”微商“,而是一种全新的模式——移动社交电商。

  现在,移动电商竞争已经白热化,大家都在闷头切入。如果产品和节奏拿捏的好,会有很大机会,当然这对所有公司都是公平的机遇。因为,通过社交做电商的模式有着独特的优势,它让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成为一个小型购物平台,借由熟人口碑轻松实现商品交易!

  但是,无论产业如何变迁,渠道和营销形式如何剧变,踏实做好产品、做好口碑才是正道。具体怎么破?请关注下一期的文章。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