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顺势增长,PM逆势增值。如何实现?

  互联网行业处于低谷,产品经理(PM)焦虑不安。首相的焦虑归结为两点:

  1.产品如何成长?

  2.你是如何增值的?

  产品的成长一定要跟风,但是产品经理的增值可以逆风。这两项密切相关,PM只有让自己负责的产品随潮流成长,才能实现自己的逆势升值。如果你对这两个密切相关的话题感兴趣,你可以参加颜倩书店的分享活动。

  成长是产品永恒的主题,永远是CEO关注的焦点,是PM的价值和压力源。

  之前产品有流量分红,产品经理也有专业分红。这几年出现了一个创业热点,大公司开始新业务,大量新公司成立,对PM的需求非常旺盛。在这种背景下,产品经理的工资也在上涨。这期间产品容易成长,产品经理容易增值。能力一般的PM也有很多机会舒舒服服的享受职业奖金。

  现在行业已经陷入低谷,产品更难成长,产品经理更难增值。互联网行业进入下半年,产品和产品经理也进入下半年。现在互联网产品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用户的行为模式逐渐固化,使得大部分产品的成长非常困难。一些曾经管用的增长“套路”都不管用了,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大多数产品经理发现自己的价值更难提升,“增加一两年经验会增加很多”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新概念、新事物、新知识层出不穷,即使一个人全力以赴也难以应对。

  环境不好,产品更需要成长。但是产品经理普遍对成长积累了太多的误解。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关于产品成长的热点,如成长黑客、社交裂变、数据驱动、刷屏事件、小程序、短视频等。这些热点本身就有价值,但大多数产品经理只是从热点中学习,没有形成对成长的整体认识和一套完整的关于成长的方法。总是追着热门的概念和热门的花样,原来成功的故事永远是别人的,失败的教训永远是自己的。

  事实上,产品增长从根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内生增长和外延增长。一个产品要想做出持续的、有价值的增长,这两种增长必须紧密结合。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关于增长的书籍、文章和案例只谈外延增长,而忽略了最根本、最重要的内生增长。难怪大部分产品最后发现只有产品数量增加了,产品价值却没有。

  行业预冷不是坏事,可以让产品经理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产品成长的本质。第一,增强对成长的高层次认知,用新的成长认知引导新的成长实践,实现产品的顺势成长。

  你是哪个产品经理?有价值吗?

  其实不仅有产品经理的级别,还有类型。行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每一个产品经理都是有价值的;行业冷的时候,只有某些型号才有价值。

  六种类型的产品经理?

  根据产品经理在业务战略对接和产品运营中的作用,产品经理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如上图所示)。转移运营产品经理是目前数量最多、价值最低的类型。微商汽车 CEO型产品经理数量最少,价值最高。

  为什么产品只能随潮流增长?如何通过内外兼修实现顺势增长?最有价值的产品经理是什么?如何成为最有价值的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