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数据也能造假?你不知道的还有这些

  2020年以来,直播带货在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催化下突然火爆起来,风靡线上线下。

  但“人红是非多”,直播带货的火爆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滋生许多并不健康的行业乱象,其中水分较大的就是数据造假,也就是俗称的刷单。

  刷单成常态?

  说到刷单,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网店刷单。当年各大电商平台在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同样衍生了一套完整的刷单产业链。即使后期经过整顿,但为了让店铺数据“好看一点”,刷单这一现象到现在还在此消彼长。

直播带货数据也能造假?你不知道的还有这些(图1)

  现在,这一数据造假的方式“如法炮制”地传递到了直播带货领域,光鲜亮丽的成交额背后,实际上可能存在着大量的高额刷单。

  与网店刷单不同的是,直播带货的刷单还分为观看数据、粉丝数据和成交数据等几种。令人吃惊的是,每个环节的数据都有“专业”的、高度程序化的刷数据产品,“悄悄”活跃在普通观众看不见的地带。

  拿最典型的成交数据来说,常规的做法就是在观看直播之后先下单,后期再进行退货。而一般情况下只要用户下了单,这一数据就被计算到成交额里面了,造成了销售额虚高的假象。同时也让普通想要购买的用户认为,既然商品这么抢手,肯定很好,那自己也得抢一个。

  另一种做法,则是虚报成交额。例如有平台就被指出原价是100元的面膜,秒杀价仅为1块钱,但销售额却记为100元。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近期就有某主播进行了一场带货直播,官方发布的最终带货战报为1.05亿元,但在第三方数据平台上查询到的数据却仅为867.03万,与1.05亿相距甚远。

  不刷单脸上挂不住?

  再谈谈直播带货为何会存在刷单这一扭曲的行业现象。

  不同于普通的网购行为,直播带货是需要受众在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内持续关注的。但在互联网诱惑力分散广泛的情况下,受众的注意力就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为了吸引到更多用户停留和观看,抑或是为了数据显得“漂亮”,刷单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一种心照不宣的“走捷径”方式。

  那么,在数据上作假的品牌商或主播们,到底真是为了卖货,还是仅仅想要扩大品牌声量呢?更多原因可能在于,主播或品牌商铤而走险刷单增加数据,一方面是为了积攒人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面子,万一带货数据不好看,品牌商难免脸上挂不住。

  但并非存在即合理。可想而知,不论是观看数据还是成交数据,造假就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不宜提倡。据悉6月以来,淘宝就对提供直播带货数据服务的商家进行了清理,而直播平台抖音和快手,对刷单的打击也极为严苛。

  从另一角度看,当一个领域变得大受欢迎,难免市场会变得复杂起来,所以需要时间去肃清乱象,直播带货行业亦是。而对普通用户来说,直播带货数据造假不休,对主播和商家就无法真正的信任,只能是且看且珍惜,且买且谨慎。不过回归现实,数据好看也并不代表品牌商已经达到了带货和宣传的目的,刷单终归是一门病态的生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