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创业卖懒人用品赚百万

  新时代,“懒人”蕴商机

  2002年,家住山东烟台的郝欣欣刚刚大学毕业,在男友的深情召唤下,她来到了上海创业。男友是上海一家知名商场的职业买手,常年周游各地为商场搜罗时尚“宝货”。

  在上海,白领往往又是“新懒人”的代名词。他们薪资不错,衣冠楚楚,崇尚简约、节时的生活方式,勇于用金钱换取精力和时间。

  为了便于搬家和出游,他喜欢睡充气床;他买的新型洗碗机连锅也能扔进去洗干净;他穿“懒汉袜”,为的是节省出每天早晨分辨脚后跟的时间;他用懒人早餐机,每天能以惊人的速度自动生成香喷喷的三明治;他的扫地机根本不需要使用者弯腰……

  巧出击,卖火上海滩

  郝欣欣是个急性子,说干就干。2003年10月,郝欣欣果断辞职,她和男友拿出6万元积蓄,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搜货行动”。一方面,郝欣欣逛遍上海各大批发市场,进了许多一次性产品。

  同时,男友和他的同事们,也利用奔赴国内外各大城市为商场选货的机会,顺便帮她搜罗一些适合“新懒人”使用的新潮商品,如一个月只需浇一次水的“懒人花盆”;无论你想坐想卧想躺都让你舒舒服服的“懒骨头沙发”;能自动将垃圾的体积压缩三分之二的“懒人垃圾桶”等。

  一个月后,郝欣欣在浦东张江科技苑附近选中一间40多平方米的闲置店铺。“懒汉用品”的服务群体主要是那些工作忙碌、经常加班出差、无暇打理生活的白领们,这里的一幢幢摩天写字楼内每天都聚集着数万名白领男女,正是开懒人店的风水宝地。

  开业第一天,店内人气之旺大大出乎欣欣的意料,一拨拨看稀奇的人群,简直要把小店挤爆。然而,看热闹的人虽多,店里的生意却始终不温不火,一天下来营业额才300多元,卖出的只是些一次性的小商品。

  一位热心的顾客提醒欣欣说:“原来你店里竟有这么多好玩又实用的‘懒人商品’,我差点都错过了。其实,你应该把这些产品主动介绍给大家,不然谁知道呢?”

  第二天,欣欣就把工作台搬到店门口,当面给围观的白领男女演示这些懒人用品的奇妙之处。果然,这种“现炒现卖”的推销方式很快拉动了销售量,当天的营业额高达2300元,比前一天翻了7倍多!

  接着,郝欣欣想出了第二招——精心制作一款漂亮的直投手册,专门介绍她的“懒人商品”。这一招还真灵,短短一周后,郝欣欣已经完全打开了销售局面,专卖店里的生意日渐火爆起来,每天都人满为患。

  “新懒人”最钟爱的几件商品是全自动早餐机、一次性使用的时尚乳贴、拖地拖鞋和懒人沙发等,这几样商品经常被卖光,一个月内,郝欣欣就连续向批发商要了5次货。后来她每卖出一件商品都登记到本子上,然后挑出几样畅销产品,进货时大量“吃进”……

  小受挫,闯出大事业

  到2005年初,郝欣欣手里已经积聚20万元财富。眼看狭小的店面已经“盛”不下每天汹涌而至的顾客,她决定扩张生意,开连锁店。时年3月,欣欣倾其所有,在闸北区和徐汇区开了两家分店,交给四名同乡雇员全权打理。

  就在她的“懒人生意”做火热起时,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仿佛一夜之间,上海突然冒出了五六家效仿她的懒人用品店。同行们把商品价格压得很低,使欣欣的生意受到了很大冲击,许多昔日的“铁杆顾客”都被对手抢走了。眼看着曾经人气鼎沸的店渐渐沉寂下来,两家分店几乎到了要“关门大吉”的边缘,欣欣不由得心急如焚。

  为了竞争,郝欣欣决定多进新产品,以“商品种类繁多”的优势取胜。于是她开始频频光顾“广交会”、“兰交会”和“义乌小商品交易会”等,从成千上万件参展商品中,挑选出适合懒人使用的新型产品拿回店里。同时让男友借出差采购之机,为专卖店搜罗国内外的懒汉用品。

  经过一番搜货,郝欣欣店里的商品种类渐渐丰富起来,200多种懒人用品堆满了货架,已经涵盖衣、食、住、行、玩等各个方面。而其中一些时尚“懒货”都是男友从国外厂家少量批发回来的,同行们根本联系不到货源。于是,她的经营优势再次凸显出来,一些“丢失”的白领顾客,又重返郝欣欣的专卖店淘起了宝。

  为牢牢抓住这些失而复得的顾客,郝欣欣又学着超市里的促销手段,为老顾客办理了会员卡,持卡消费可以享受全场商品打9折的优惠,并且可以累计“消费积分”,分数积累到一定程度,即可从“懒人专卖店”换取大奖。

  截至目前,郝欣欣已在上海拥有5家分店和16名员工,个人资产130多万元。她满怀豪情地说:“接下来,我不仅想把‘懒人专卖店’开遍全国,还准备成立一家公司,生产出更多属于自己的‘懒人产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