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朋友圈!微信也迎来的七年之痒

  不知不觉,微信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我们也是否迎来的微信的七年之痒?

  不过越来越多的朋友选择关闭朋友圈倒是真的!因为朋友陷入了羡慕别人和处心积虑的让别人羡慕的怪圈。

  无意中打开某个朋友的主页,只看到一张精美的朋友圈封面图赫然出现在面前,显示:该朋友暂未开启朋友圈。

  立马就让人觉得该朋友太高冷、太酷、太有个性了!

  这与不久之前微信更新的功能有关:无法查看已经关闭朋友圈用户的主页。过去用户选择停用朋友圈后,既可以不受小红点的打扰,又能自说自话地发动态。

逃离朋友圈!微信也迎来的七年之痒(图1)

  如今,关闭朋友圈后就只有“该朋友暂未开通朋友圈”一行小字横在那里,无法查看其他内容。

  于是,很多关闭朋友圈的人被亲朋好友兴师问罪而百口莫辩,最终在压力下不得不重启朋友圈,还要先发一条说明情况以求原谅。

  还有人关了朋友圈没几天,就忍不住重新打开,默默潜水点赞。

  关了又开,开了又关,反反复复。

  然而,逃离朋友圈作为一种能量和趋势,正在积聚形成。

  在你身边,朋友圈的潜水党是否越来越多逃离朋友圈。

  朋友圈这个名字,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

  一个典型中国人的社交生活,由无数圈子组成,身处圈内的人能够在推杯换盏、勾肩搭背之间达成利益交换,甚至是情感上的交融,而圈外的人想要进入圈内,则要大费一番功夫。

  阿Q舔着脸跟赵太爷凑近乎,结果就被狠狠地打了两巴掌。

  圈子有贵贱,高者如娱乐圈、总裁班同学圈、艺术圈,泛泛之辈是无论如何也进不去的,低者如同事圈、邻里圈、亲戚圈,则人人皆有。

  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之所以能够取代论坛、博客、微博,成为国人网络社交的主要空间,在于其成功地在手机上搭建起中国人熟悉的圈子。

  所以,朋友圈上的圈子也分大小远近,对什么样的人分什么样的组,跟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选择不同的分组,就相当于坐在不同的酒桌上。这种角色扮演的技艺,对在酒桌文化和熟人文化中泡大的国人而言,自然驾轻就熟。

  开通微信朋友圈后,就能一手掌握中国人的所有熟人社交圈。

  朋友圈完美地复制和放大了现实中的熟人社区。然而,年轻的互联网使用者越来越厌恶熟人关系的24小时绑架。

  发者难受,观者尴尬,大家都被这个圈子套牢,有点想脱身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