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人,不懂这些你就OUT了

  说到新媒体的运营,谁都知道重要,聊起来也能侃侃而谈,但是看着别人家的微博微信总是那么热闹,自己家的却无人问津,到底新媒体应该怎么去运营?

  新媒体运营的工作包括很多内容,并不是发发微博微信、想想“我要搞什么内容”这么简单,想要运营的好,就要多想想“我的受众想要看什么内容”。

  运营中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数据、心理博弈、热点借势、大号资源利用、媒介合作、话题引爆等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往往会行使很多公关、广告的职能。

  号称新媒体运营典范的杜蕾斯,其微博运营有超过10人的创意团队,背后是一整套早已形成的、系统和坐标系的企业品牌文化,在此基础上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新媒体口径设计,就如同UI设计一样,永远是一套有理可循的逻辑套路,而非运营编辑拍拍脑袋、就能想出怎么抽奖、怎么讲段子、怎么逮热点来搞红账号。

  通过分析成功的新媒体文案案例,你就会发现,能够紧密抓住用户受众心理的那些产品,触动的无非是人的一些最基础的情感,感动、愤怒、贪欲等等。如果基础打得好,文案、热点把控、煽动力、执行力、人脉、资源都有了,那么新媒体运营工作中何愁不能呼风唤雨?

  一、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新媒体运营者?

  第一,必须要具备“网感”。这就要求会抓热点,熟悉数据分析,懂信息搜集等能力。无论是纯媒体,还是企业的新媒体,对趋势的把握都是关键,更重要的是,要能在众多趋势中,坚持自己的取向,而不会随波逐流,要知道,有些趋势会破坏你的价值观。

  第二,会整合。作为新媒体运营者,整合素材、资源的能力要强。整合素材,很简单,但是,资料那么多,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有时候你得到的就是几句话而已,别人给你爆料,你要将其发展成一篇文章,这就需要具备从素材中发觉关联的能力,跟侦探差不多,多篇报道的意思串联起来之后,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价值。

  第三,有文采。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找到发生的结构和场景,他的存在是有逻辑的,他的发生是有走向的,文采在为这些内在的逻辑服务,看文章不能只看文字是否特别。

  二、做好新媒体运营,这几步是关键。

  从一个互联网从业者的角度来解读新媒体运营时,应该看到的是“产品经理思维”与“产品运营思维”。

  1.理解产品

  运营的一切都离不开产品,脱离产品的运营等于0。很多做新媒体运营的同学喜欢发段子,发鸡汤,这样数据会很好看,转发很多,评论也很真实,但如果没有人谈你的产品,那么这件事就毫无意义了。

  做好新媒体运营的第一点在于理解产品,要到什么程度?能熟悉产品的历史及每一个功能点,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知道产品最吸引用户的点在哪儿,能快速定位并解决用户提出的所有问题,甚至对产品本身有自己的思考,这一切都建立在对产品的理解上。

  2.了解用户

  还在看网上的95后特征数据报告吗?你OUT了。有没有想过这些数据的来源是哪儿?想理解用户,需要建立在和用户长期的接触,和用户打成一片,解决用户问题的基础上。

  新媒体运营人员每天面对的微博粉丝、微信听众都是用户,他们的喜怒哀乐、喜好与特征,是通过细心观察与反复验证,印入脑子里的。试图通过看几篇网上流传的数据报告了解用户,是最不靠谱的。

  3.懂传播

  现在微博上怎样吸粉效果最好,微信上用哪种方式能够引爆朋友圈,大家都在做的H5页面有什么诀窍能够让粉丝愿意扩散。形式一直在变,但方法理论却没有变过,那就是传播的逻辑,引爆点、传播节点、传播形式三个要素。

  所以新媒体运营不是你在这个岗位做过了什么,重点是在产品、用户、传播三个维度上做到多大程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