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微信死扛,支付宝毫无优势

  何川老师说:“支付需要电商这一绝对的场景来支持。支付宝相对于微信支付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安全(担保),其次就是移动端用户真正的支付场景大都发生在电商平台上”。

  这话说得也并不尽然。支付固然需要场景,但支付会有线上和线下之别,线上支付依赖的是电商场景,线下支付需要的场景还是电商吗?

  今天(12月3日)支付宝宣布在电脑端进行支付宝转账将收取手续费(0.5元起收,10元封顶),而移动端的支付宝钱包转账则不收取任何费用,且无免费转账额度上限。

  如果按照樊治铭(支付宝钱包负责人)此前的说法,“支付宝手机支付用户已经超1亿,支付宝钱包用户数也接近1亿。支付宝日常支付约有三分之一的笔数来自手机”。

  可以看出,支付宝钱包的用户,是在缓步增长,用不着专门强调电脑端要收费移动端会免费,把用户间接往移动端去赶。

  唯一能够说通的就是微信支付给支付宝带来了压力,微信支付没有电商交易场景,没有自己独立的账号体系,它只有移动化、社交化,和捆绑更多的银行服务和商家,去产生线下可能产生的交易空间。

  何川老师又说:“即便未来线下的O2O交易大量增加,微信支付也不是用户唯一可选择的平台。因为支付最终由商品交易行为来决定。而腾讯在电商领域,始终做得不好”。

  嗯,腾讯在电商领域的无作为,丝毫不影响微信成为一个生活服务平台。

  微信支付只是依托于微信平台的一个交易环节(而且还是开放的,意味着其他家的支付工具都可以进入),而支付宝却是个独立的支付工具。在用户增量不变、时间有限、便捷性和安全性相等的情况下,用户依赖于哪个平台的时间越长,转移到哪个平台的成本也就越低。

  显而易见的是,微信有6亿用户,支付宝钱包只有接近1亿,而且支付宝能够完成的支付任务,微信支付都可以。有相关数据统计,用户每6分钟就要刷一下朋友圈,这样一种高粘性的用户依赖,可能是支付宝钱包不具有的吧。

  其实支付宝在电商端的转账收费一直存在(费率是0.5%,1元起收,25元封顶),它并不惧怕财富通和腾讯,因为电脑端的交易都发生在线上,而线上的交易依附于交易场景,交易场景最大的就是阿里系电商自己。

  而到了移动端,这一先天优势的电商场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众多线下商家,用户没必要上网才能交易,上淘宝上天猫才能交易;他们拿着手机进店扫一扫就可以实现交易。

  于刚(1号店董事长)曾透露过一组数字:“国内移动电商今年大概占比是9.2%,到2016年的时候占比会翻倍,这个速度远远超出了欧美的速度。美国去年大概占比3%,2016年也会翻倍,大概在7%”。

  今年9月华尔街曾报道:“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天猫网站都有智能手机应用,但这两个网站去年只有约7%的交易来自移动设备”。

  这两组数据说明:1.移动端交易的盘子还很大;2.阿里在移动端的份额还很小;3.移动端的交易并非依赖于绝对的电商场景(至此可以证明何川老师一开始说得是错的)。

  一个多月前,阿里斩断微信,强推来往,今天又在支付宝上增加砝码,keso老师说:“阿里比较急,只能三管齐下,一起用力”,种种这些,无不说明微信捍动了阿里在移动端的生存根基。

  单单作为工具性的支付宝也意识到自己的短板,不然樊治铭也不会扯着嗓门喊:“微信支付弱爆了!未来货币基金只有天弘能做”。

  是的,支付宝的优势确实是现金,所以它要打的是银行的活期。当然,这跟微信支付无关,这也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