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圈子太嘈杂”,四招教你“体面”逃离朋友圈

  .1

  阿梁2016年最后一天,做出一个决定——把开通五年的微信朋友圈关闭。

  在这之前的几个月,他的朋友圈发布最多的内容是关于新买的车,提车照片、驾驶体验、一小起交通事故、美食,以及偶尔会转载分享我在公众号里写的推送。

  五分钟不到,他关闭了朋友圈,在我公众号的一篇推送下面留言:

  “我把朋友圈关闭了,我发现如何也走不进一个人的内心,关注朋友圈只会越发孤独”。

  我回复他,询问相关事宜,直到发稿之日,也没有和我说明原因。

  .2

  阿梁和我是高中同学,十年的老朋友。

  一年前,我们几个老友建了专属微信聊天群。会组织一些活动,聊一些美食、运动、保险、汽车和感情的话题。但最多还是闲聊,他常会在群里发一些美女的照片,据他所说都是认识的一些单身妹纸,发上来介绍给群里单身的同学。

  我们非常感激和佩服他的福利,因为其他几个小伙伴手头上的资源太匮乏,加一起都没有他的多。

  所以,我一直猜想,阿梁的朋友圈是什么样的,会不会跟支付鸨生活圈一样。

  可惜,除了本人亲口透露,以后都无法求证了。

  .3

  我接触朋友圈非常早,因为偶然的缘故2010年买下一个二手iphone(一代苹果手机),提前结束了诺基亚时代,跑步进入了智能手机时代。

  2015年微信官方有个H5链接叫微信公开课,是通过大数据统筹你的朋友圈使用情况,其中有一项,关于你是第几位微信用户,我好像在二十万左右,在朋友圈晒得图片里名列前茅。

  用的早,也不能说明什么,我的人生一览无余,除了喜欢写写文章、健健身,偶尔在朋友圈撩个骚、装个逼啥的。

  近一年,我几乎没有在朋友圈晒过照片,但使用频率非常高,仅是围观,像是强迫症一样不能错过任何一条。还会把在乎的人的朋友圈从头到尾扒个干净,想念她,就会想要在她的人生中拥有更高的参与度,哪怕多一次也好。

  如果你恰巧和我一样,对时间轨迹掌控的过好,回忆像是放电影。

  朋友圈就帮了你很多。

  .4

  圈子,到底是如何的存在?

  为此,我不得不开始采访,精心准备了采访话题:

  “如果可能,你会关闭朋友圈吗?出于什么原因”

  A同学,22岁在校青春靓丽女大学生:关闭,怎么会,我每发一条朋友圈,都会有无数个赞和评论,隔几天不发别人都会以为我失踪了,打来电话过来询问,我就会怒刷一波存在感。

  H总,32岁两家公司法人,其副总透露说其身价过亿:我今天很忙,我就简单说一句,朋友圈里有我们很多客户,利用朋友圈随时发布公司新产品、新项目非常方便,上个月就拉来一笔五百万的生意。

  小X,27岁履历经验丰富的房建技术员,朋友圈可以称赞别人,也可以获得称赞,在我这里是五五开,偶然得知前女友会不定期看我的朋友圈,虽然非好友下只能查看十条。

  小白兔,24岁作者本人的女朋友,朋友圈可以发布私密信息呢,方便存储照片和感受喔,不喜欢的人会主动屏蔽,你说私密信息公开后会置顶,你骗人——

  .5

  综上,朋友圈是个理解之地,他人的,自己的,或真或伪。

  关于人们是否理解你,从前我以为这是他们能力问题,现在,才知道这是一个选择问题。人不会老老实实地说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常常假托别人才能老老实实地谈自己。

  最后,分享一下如何迅速、彻底关闭一个朋友圈:

  001删除全部朋友圈发布的消息,或者转为私有(怕你心疼下不去手);

  002屏蔽所有好友的朋友圈,怕微信第三栏总会有红色提示信号干扰你;

  003对所有朋友圈屏蔽,确保万一手欠不小心发上去,防止被人骂“诈尸”;

  004或者,直接卸载微信。

  .6

  或许,最好的缘分,不是在人海中相遇,是不在人潮中走失。

  或许,最好的结局,不是在一起,是不忘记。

  又或许,正因为我们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