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品牌赚钱,却不值钱!

  2020年下半年以后,资本市场发现,没什么值得投资的互联网项目了,共享经济引领了创投圈1年半,现在垄断地位已成,共享出行领域滴滴一家独大,共享自行车摩拜和ofo平分秋色,而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体重秤等业态昙花一现,很快淡出了资本的视线。

  大的O2O平台例如美团、大众点评等要么合并,要么已经形成巨无霸,中小资本连投资的资格都不够,都是巨型机构投资者的盘中餐,大家忽然恐慌的发现,钱没出口了。资本是疯狂的,他们可以看着滴滴连年巨额亏损,却仍然疯狂的投钱,堵得就是它有朝一日的垄断地位,以及日后带来的超高股价倍增回报,资本曾经的热饽饽:共享经济的走弱,让钱变得茫然。

  从2020年10月开始,我们接到过好几个经朋友介绍,让我们服务的项目需求,背后都是类似的场景,风投机构或者私募基金想投个微商项目、但是他们看不透微商的运作逻辑,更无法给出估值,不像传统O2O电商项目很多数据、网点、日活数据可以打出来摆在台面上谈,微商品牌里能给人看的数据很单薄,仅仅一个月流水,再加上一个无法统计实际人数的代理商微信团队,实在让这些传统互联网项目投资者摸不清头脑。

  微商品牌里为数不多拿到过风投的是前两年青葱桑兮兮,但他是凭借一家服务型企业,拿到的IDG投资,也就是以服务微商为主要业务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有看得见的场所,数的出的员工,服务的微商品牌可以给出业绩的增长数据,再加上固定的成本支出和潜在的发展计划,很容易按照现有的逻辑来计算企业估值,并给予投资汇报估算。

  对很多微商项目来说,它们确实赚钱,从资本的逻辑上完全是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的案例,但是,资本方不知道给这些纯微商品牌做多少估值,无从下手,这就得出一个现象或者说结论,纯微商品牌,赚钱,不值钱。

  看到这里,有人会想说:我赚钱就行了,值不值钱不重要。但其实,微商品牌也是企业,也在逐步走向正规,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肯定也会考虑上市融资或者集团化发展,但是在传统的微商模式和代理体系下,几个微信群和几千名代理商很难被投资者认可,这远不如10几家线下合作网点更让他们动心,而发展势头好的微商品牌,有意识在未来更上一层楼走向规范化发展的话,现在就要开始进行“值钱化”改造,让自己变得“赚钱又值钱”,否则等到有朝一日需要资金或者上市筹备时,你会发现,有太多的事做晚了。

  那问题来了,微商品牌如何让自己看起来“值钱”呢?

  1.开设品牌旗舰店,最起码要有产品体验店,有条件的品牌开设1-3家品牌直营店,提前跑营销数据,做好单店盈利数据评测分析;

  2.产品线下铺设,做到30-50家关联店铺的货品上架,可以多做几个省份、和代理商配合完成,实施线下布局;

  3.打造品牌软实力,适当进行传统媒体广告投放;

  4.搭建一个和品牌官方公众号关联的商城或者小程序,进行一定程度的文章群发、商城销售等运营操作;

  5.引入迎合时代发展方向的运作模式或噱头,例如首家XX行业小程序微商,XX品牌开启微商实体新零售双赢时代;

  微商品牌正在逐渐向传统品牌靠拢或者说“回归”,商业的本质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而微商和传统企业的界限正在模糊,很多传统企业,也逐渐开始通过微信来营销运营客户,实现业务的增长和提升。我们要做的,其实也是“回归”,开展品牌的建设和打磨,这才是微信时代的品牌生存之道。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