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代购,有些事不得不说
微信,作为
一种聊天交友软件,在各个
年龄层面都占有一席之地。然而,这两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微信的功能似乎“变了味”:只要一打开微信朋友圈,包、鞋子、化妆品、表等等,各种代购不断刷屏。朋友圈海外代购,似乎成了微信的“主旋律”。那么,微信上的产品货源从哪来、怎么进行交易、如何获得保障?
海关总署本月实施的“新规”对
于这类代购会产生什么影
响呢?
“不出门,朋友圈里都能买到”…………………………
“80后”小燕在湖城某金融机构上班,工作时间排得满满当当。下班后,她也不爱上街,宅在家里刷微信,“要买什么东西,朋友圈里都有得卖,根本不用出门逛街。”记者看了小燕的朋友圈,正如她所说的,衣服、包包、化妆品等,应有尽有。“衣服是‘韩国东大门的’,款式比市面上的好看,化妆品也比商场里卖得便宜……”说起代购心得,小燕滔滔不绝。
采访中,许多年轻人和小燕有着同样的感受。那么,如此深受欢迎的朋友圈海外代购是如何操作的呢?市民小张接触代购,源于职业特殊性,因为他时常要跑船出差到东亚一些国家,周围的亲戚朋友知道后,总让他帮忙从国外带些东西,特别是像奶粉等婴幼儿用品。“可能是国内奶粉出了太多的问题,所以比较信赖国外的。”小张说,从那以后,他每次出国,就会在朋友圈发一下,看有谁需要什么物品,有需要的人都会列张清单给他。“中间主要就是收取点跑路费,也可以挣点外快,因为都是我亲手在国外挑选的,所以大家都还是蛮相信我的。”就这样,久而久之,小张顺其然走上了代购之路。
刘云的经历和小张有些相似。3年前,刘云毕业,进了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某企业上班,因为嫌工资少,就一直想着再做个兼职。相比开淘宝,她觉得微信代购成本更少。最近,刘云就尝试做起了韩国化妆品代购,而这主要源于她有个姐姐在韩国有货路。“想着平时没事,就尝试做做。朋友圈也方便,弄一个账号,或在自己的朋友圈链接下就好了,网店还要专门去申请,也麻烦。”刘云自信地说,“虽然现在刚起步,销售的还不太好,但只要质量可信,价格比国内的也便宜,圈里朋友一个带一个,应该也会逐渐好起来。”“当然,现在很多做代购的并不是我这种模式,他们都自己代购货源。”刘云说。采访中,许多人有着同样的疑问,微信上的产品货源从哪来,怎么进行交易?小言今年24岁,大专毕业后一直待业在家,去年,她陪一个开服装店的小姐妹去上海进货,第一次接触了微信代购。“那边的经销商表示,只要交1000元的保障金就可以,支持一件代发,只要有微信号,每天上图宣传产品即可,不需要仓储成本、物流成本,甚至连拿货成本都不需要,我们与经销商的价差就是纯利润。”小言说,因为打着“韩国东大门”的旗号,衣服很受欢迎,第一个月就赚了近万元。问起对方的货是否真的来源于韩国,小言笑而不答。
“代购发票可造假”…………………………
“我同学前段时间去了法国,我让她带了一瓶粉底液,这款在商场卖要780元,那边带来500元左右,很合算。”魏丽说,接受代购的前提是对对方的情况“知根知底”,如果只是发几张图片说是正品,我肯定不相信,“选择代购,绝对不是因为崇洋媚外,而是因为一些国外产品的质量确实有保证,价格也比国内的实惠。”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年来,代购盛行确实与国内一些产品质量的负面新闻有关,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尝到甜头的代购者、消费者有很多,但吃到苦头的却也不少。
小孟有一款香奈儿挎包,至今还在“压箱底”。原来,去年,她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同学发布了一款挎包,对方表示绝对一比一订制,五金都是绝好的,做工一流。还说,老同学了,就给个给力价,1580元。小孟就将货款先打入对方账户,然而收到的包却让她大失所望:打开包装便是一股刺鼻的皮革味,款式虽是一样但做工跟质量很粗糙。为了避免伤和气,小孟只能默默地忍了。她说:“以后这些代购我是不敢买了,他们没有实拍图,又看不到其他人的评价,也没有专门的售后机制,实在不靠谱。”
“我之前也曾考虑过做代购,因为是正品,肯定受欢迎,而且价格稍微有点优惠。但是我的一些代购经历彻底打消了我的这个念头。”小罗为了体验代购,之前在朋友那买了一双鞋,但是穿上的感觉跟在实体店试穿的感觉完全不同,而且质量也不敢恭维。向朋友索要发票,对方却无法提供,只是再次强调自己的是正品,有自己的国外购入渠道。“不过即便有了发票,我也不相信了。”小孙说,有一些知情人士曾经告诉他,这些票据实际上也是可以造假的。在网上搜索就可以买到小票打印机,手工录入,语言、价钱、购买地等都可以随意填写。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说,现在很多人就是通过国内的山寨货发到国外再带回国内,国外走一遭就算是代购了。但是,消费者却无法区别辨认,因而被欺骗的现象也屡出不断。对此类现象,监管难度比较大,也始终存在一些空白。
记者了解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前几天发布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根据规定,微信等即时通信将实行“后台实名制”。这一实名制的推行,将减少一些监管的空子,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具体说,就是今后通过微信朋友圈从事海外代购货物时,卖方货品有问题,消费者也可以找到责任方要求赔偿,相关部门也可以实施监管。
“私人代购监管难度大”…………………………
本月1日起,海关总署正式实施新规《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将对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监管。
从新闻上得知这一消息后,我市从事代购的莫女士便心里没底了。“像我这样,就是帮自己有小孩的朋友寄点东西,难道这样也算走私?”一位名叫“朝霞”的网友在某论坛上发帖子,“找身边的亲朋好友在国外代购个名牌衣服、名牌包,怎么和走私挂上勾?”“新规”具体指什么?监管的是哪些对象?记者咨询了海关部门。原来,此次公告适用的主体主要是指包括境内通过互联网进行跨境交易的消费者、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务的境内企业、为交易提供服务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譬如“天猫国际”海淘电商平台也将纳入监管体系中,规定不管是电子商务企业还是个人,都要向海关通关管理平台传送交易、支付、仓储和物流等数据,并在备案中提供海关认可的货物10位海关商品编码及物品8位税号。
对于网上盛传的“朋友圈代购累积一定数量后就需经过海关报关,缴纳其他税款,否则就涉嫌走私”这一说法,海关部门表示,此次《公告》并未明确指出,尚不包括在所管辖的主体对象中。“如今流行于朋友圈的代购,多是由售卖者从境外邮寄,被理解为自用物品,仅需缴纳小额行邮税,对此类私人性质的、非正规的代购行为,监管难度比较大。”目前对于进口跨境的试点为,每人每天限额1000元,单件不限金额,海外邮寄的商品如果价值超出自用合理范围,要办理货物报关手续;在自用合理范围内的物品也需要交纳个人行邮税,完税价格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完税价格表》,如果税款不足50元,可免缴纳。“微信不是交易平台,不是合法的经营者,建议微信用户购物时尽量选择正规有保障的电商平台购买。”消保部门说,对在微信代购中出现矛盾的用户,如果代购者背后没有实体店,那么购买者的权益将很难保障,如果代购者背后有实体店,购买者要注意保存好消费凭证,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自己的权益。
随便看看
- 2020-11-11休闲零食打响“品类细分战”:良品铺子首创儿童零食
- 2020-10-31辣薯群英会,辣到你直叫救命
- 2020-11-11电商直播的AB面:一面是亿万级市场,一面是丛生的乱象
- 2020-11-08第11个双11来了,为啥没人抢得了杭州的生意
- 2020-09-10微商产品真假难分,非法微商通过模特照片来养号
- 2020-11-21我靠自媒体搬运赚钱,月流水150万!你知道怎么做吗?
- 2020-11-11电商对实体店铺的“杀伤力”
- 2020-10-29过年聚会聊天尴尬?那是你没准备这些小零食
- 2020-11-17微商的分销体系和“淘宝客”思维
- 2020-11-20微商是移动互联网创业者,也就是移动端的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