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分来了,税也来了!微商纳税箭在弦上

  7月15日,国家发改委联合13部门发文支持微商电商、直播等就业形式,继201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后,微商再次被国家红头文件“定调”,微商群体叫好声一片。

  不过,就在5天之前,资深微商人龚文祥爆出了一条骇人的消息:自己身边几个10亿级别的微商老板已经入狱,原因可能同偷税漏税有关。

  一边是,鼓励微商等就业方式;一边则是,对微商偷税漏税行为绝不姑息。可以看出,国家对微商的支持与监管是并行的。

名分来了,税也来了!微商纳税箭在弦上(图1)

  曾布局过微商渠道的上美集团CEO吕义雄告诉《化妆品报》:未来日趋规范化的微商一定会涉及纳税问题,这个是每一个阳光下的产业必经的环节,更何况微商很多都不是走低价打法的,利润空间是足够的,纳税并不是问题。

  微商纳税已经存在,

  但仍有灰色地带

  一般意义上,微商从业者可分品牌方和微商代理。记者了解到,如今纳税的微商大牌已不在少数,例如,创办TST的张庭夫妇纳税21亿后,还跻身成为了上海青浦百强企业主。然而,对中小微商企业以及数量庞大的代理群体而言,纳税这件事似乎并不迫切。

  在法规角度,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大多是以实体交易为对象设定的,对网络交易的法规处于完善过程之中。尽管去年电商法正式实施,微商从业者被纳入电商经营者范畴,需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但在执行层面,电商法规定“对于‘零星小额’交易可免登记”,这给部分微商群体留下了政策空白。

  电商法律专家邱宝昌曾对媒体表示,商家若未登记,就会出现如何锁定当事人、如何界定其经营的性质和交易额等问题,使得当下微商管理有法难依。不过,他也表示,网络交易管理办法正在修订中,关于微商的监管在未来会更加严格和准确。这种趋严的监管,从昨天的发改委等13部门发布的1157号红头文件中就可见端倪。

  正名的同时,

  微商纳税正走向全面化

  昨日红头文件的第九点提到,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可使用网络经营场所登记个体工商户。加强新业态、新模式就业统计监测研究。

  具体看来,这里涉及三个关键词:个体、就业监测、市场主体登记。

  一方面,网络经营者的市场主体登记问题再次被官方提及,且具体到了个体层面;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网络经营者的监测也正在加强。也就是说,微商过去遗留的监管和法律空白,正被相关部门有意收紧。未来,不止是微商品牌,微商代理等个体工商户也或将被纳入交税范围,针对微商群体的更完善的纳税政策将浮出水面。

  本质上,“微商”是依附于社交媒体的“无第三方担保式”电商,其销售模式本身无对错,但与平台电商、实体店等渠道相比,微信本是一个社交工具,而非交易场所,因此,在交易监管层面存在先天的劣势。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每一个行业野蛮发展阶段,政府监管不到,大家可以赚很多钱,但政府并不会任由行业一直这样发展下去。现在国家专项规范微商行业,其中,问题最大的就在偷税漏税这块。

  对于规范后的微商渠道,

  化妆品行业有很多期待

  截至去年底,中国微商从业者5000万人,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在流量增长遭遇瓶颈、营销费用高居不下的当下,基于社交关系的微商式打法,为许多品牌提供了新的获客思路和渗透下沉市场的启发。

  在吕义雄看来,现在市场上很多微商品牌的生存状态还是可观的,《意见》的出台对微商而言是一种加持或底气,也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入局者进入这个生态。

  “以上美为例,早前一叶子、韩束品牌都有布局微商渠道,但当时微商还处于比较传统的模式,不像现在更加专业和系统化。立足当前来看,微商渠道极具潜力,但可能对于上美旗下的传统护肤品牌不是那么合适。” 吕义雄表示,未来,上美可能会出新的品牌去开拓这个渠道,用新的思维和模式去适应这个圈层,总体来看,公司现在还在不断探索的阶段,而对其个人而言,任何合法合规的新渠道都愿意拥抱。

  5年前就已布局微商渠道的纽西之谜创始人刘晓坤告诉《化妆品报》:任何新事物都会经历野蛮生长的过程,微商早期因为经济的特殊属性和不规范,被贴上许多负面的标签。相信随着相关法规的进一步推行和落实,越来越多合法合规的主流品牌会再度入局,微商将会迎来一个大爆发,未来,或许会成为化妆品行业一个重要的新渠道。

  “当然,想要保证微商的可持续发展还是要做好规范和安全,扭转大众对于这个渠道的传统认知,需要每一个局中人的共同努力。”刘晓坤表示,微商市场的变化很快,玩法也很多元,他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顶级的私域电商就是微商模式,这个渠道值得行业深入研究和挖掘。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