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男生开小花寿司店 校园创意创业

  寿司,大约在西元三世纪由中国沿海地方传至日本,原先只是以盐腌制的咸鱼,后来改为以米饭腌鱼,制成后将鱼与米饭一起食用,这即是现今寿司料理的前身。虽然寿司最早来自中国,但在千馀年发展之后,却成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

  现在的寿司千奇百怪,各种口味的都有。如果你见惯了圆形的寿司、三角形的饭团,突然它们的形状变成了俏皮的五角星、小桃心,胖嘟嘟的小熊它们不是微博中的图片,而是一个电话就能送到的实物你是否会毫不犹豫地掏出钱包?

  “同学,不好意思!订的人太多,我们店改成了预约制,不再随订随送。最好提前半天订餐。” 忙到不亦乐乎的小花寿司店老板于洋,已经给出了答案。

  于洋是黑龙江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焊接方向)的学生。从入校那天起,他就是一名活跃分子。大一他一口气参加了10个社团,大二他组建了“爱帮一站次”校园服务中心。大三伊始,他的小花寿司外卖店开张了。

  “小花寿司,一个大男生给店铺起这样的名字,听着挺娘儿们的吧?”电话那头,于洋呵呵地笑着。原来,经过调研,于洋把客户定位在大学女生,相应地在起店名、寿司外观设计上也贴合了女性的审美需求。

  搞餐饮最注重的是食品安全,而有时的心疼是迫不得已的。一次,有顾客打电话来说,想吃蟹子寿司,于洋便到附近的市场采购,80元一袋的蟹子当天只用了一半,可由于冰箱达不到零下40度的保存条件,只能忍痛丢弃。第二天仍然有顾客订蟹子寿司,于洋不忍告之真相,只得说“蟹子寿司太火,已经卖完”。

  别看一个个寿司精致小巧,背后却是辛苦非常。为了节省店租,于洋最初把外卖店开在校园附近的居民楼6层,随订随送,“常有一天爬楼梯的次数多到数不清的时候”。后来,他干脆把外卖店搬到学校超市的侧门,改成预约制,同时还雇了一名厨师、两名送餐员,都是兼职大学生。

  体验过送货之苦的于洋,在给送餐员制定工资时,坚持要让他们“有选择”。为此,他设计了三套方案:第一是无底薪制,一趟一元钱;第二是一天25元底薪,外加一趟0。5元钱;第三是600元月薪外加奖金。最后,兼职大学生选择了第三套方案。

  一年之后,小花寿司的生意依然红火。只不过已经悄悄易主,临近毕业于洋决定把店铺转交给学弟打理。“希望小花寿司这个校园品牌能够一届届传下去,而我还将尝试不同的赚钱好项目。”于洋说。

  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