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 靠微博来宣传生意

  定海中大街打造海洋文化一条街总体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40多家店铺目前绝大多数名花有主。店主大部分是中青年人,其中有一批80后创业者最引人注目,他们的到来为中大街注入了活力。中大街,已然成为舟山80后的创业摇篮。

  这些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满怀信心地走上了创业路。一路摸索中,有艰辛,也有快乐。相比之下,他们的创业故事更让我们感动,也给年轻人更多的鼓舞和动力。

  卖的不单单是商品

  走进“阿拉窝哩”杂货店,就像走进了一个安逸的空间,一些零碎的小工艺品放在小铺的格格内,商品上标有“阿拉窝哩”的特有标签。客人可以随意自由选购,再往里走一些,就是阿拉窝里最有特色的休闲区,里面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咖啡香,让这个杂货铺,显得与众不同。简单、舒适,又有那么点文艺气息。

  前天下午,中大街的人不多,“阿拉窝哩”里面只有零星的几个人。店主一天腼腆地笑着(见上图),看上去就像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其实,他是最大的80后,出生于1980年,他做事雷厉风行,还能看出军人的风采,其实他是一名转业军人。

  “这家店是我和两个朋友合开的,我算是现在的主要负责人。中大街的地理环境好,人少又安静,适合开一家有小资情调的店铺。”一天的想法一开始很简单,就是想要在舟山开一家与众不同的休闲文化场所。“区别于普通的杂货店,我更倾向于做一种文化,一种舟山特有的‘慢生活’的休闲方式。”

  这个理念,渗入到了店铺的各个角落,“你来我这里喝咖啡,我们会告诉你这杯咖啡的故事、来历,甚至可以教你如何调制这杯咖啡,并不是单纯地卖一杯咖啡,我们同时还给予了顾客文化服务。”杂货区也是一样,在DIY区,顾客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手工艺品,甚至还可以在这里售卖完成品。“我们还会定期举办沙龙,并且建立了微博和QQ群,设立会员制度,开各种免费课程,让更多的舟山青年不仅在这里可以得到物质的享受,更多的是建立一个良好平台提倡文化消费。”

  当然创业的过程总是有各种艰辛。一开始,一天的杂货铺做得并不顺利。“资金是个大难题,因为是和朋友合开,所以其间也有过各种碰撞,前期还曾出现过有人撤资,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总算有惊无险地开起了杂货店。”一天说,如今“阿拉窝哩”已开了四个月,基本走上了正轨,虽然还没有真正的盈利,但是按照现在这样发展下去,两年大概就能收回投资。“本来我开这家店,并不是为了单纯的挣钱,更多是为了和更多人分享快乐,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如果单纯做生意,一天说光是卖店铺前面的工艺品就能挣钱,但是他更多的是想挣一份快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