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 用自己编织的翅膀飞

  恍然四载,骊歌又起,又有一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子步入社会。虽然这所大学学子就业“不愁嫁”,但依然有人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与那些早早拿到offer抑或是仍然跋涉于人才市场、海投简历的人不同的是:他们选择了创业,选择了用自己编织的翅膀飞上云霄,不惧电闪雷鸣,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该校2004届毕业生闫亮、蔡超、刘保君和祁志远等人组成的创业团队创办“北京阳光海天停车管理有限公司”。他们在校时,努力吸收大学里的专业知识和自由空气,经过几次摸爬滚打,于2006年8月8日,自筹资金注册成立了北京阳光海天停车管理有限公司。2010年初,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专营停车管理、汽车美容、人力输送三个模块业务的博杰纵横国际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底,阳光海天管理项目达到80余个,发展到2500名员工的规模,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纳税将超过600万元。这只是该校往届毕业生中创业成功的一个例子, 还有的毕业生,在校时就开始了创业历程。

  学校给了我知识和勇气

  张淋是该校金融学院2011届毕业生,同时也是北京君成恒上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几个创业伙伴一同就读于外经贸大,学校特有的深厚金融文化底蕴和专业氛围给了他们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也给了他们创业的勇气。

  “通过大学4年的学习,我们不仅仅获得了知识,还在这个大舞台上以自己的方式感悟人生,谱写青春,”张淋深有感触的说。“科学知识是每一所高校都能够带给学生的,但知识只是工具,真正能将学生培养成人才需要赋予学生精神力量,能做到这点的高校在全国少之又少,很幸运我们是贸大的一员,而这种‘贸大情结’正是我们创业的初衷。”前不久,该校学工部、就业指导中心、团委、金融学院联合举办2011年学生创业论坛,知名校友、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课教师、学院师生对创业团队进行了点评和交流。张淋作为毕业生创业团队的代表,和他的伙伴们做了专题发言,引起热烈反响。

  为了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该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1年3月,该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商学院协同开设《创业理论与设计》选修课,教学方式融入实验教学,从低年级在校生开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企业家能力;贯彻落实《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申领工作,以“一对一”咨询形式切实帮助毕业生用好政策,目前已有多位在校生成功申领到创业证,在注册成立公司时享受到税费减免的优惠政策;建立就业创业实验室,引入专业软件科技公司研发的创业模拟实训软件,作为创业模拟和培训的学习系统与教学工具;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将创业服务落到实处,例如为“GSVC全球社会创业大赛”等活动提供场地等。

  团队是我们发展的力量

  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创业的重要支撑。从大一开始,来自金融学院的张淋、陈思琦、潘存瑾和来自英语学院的王浩赛四人因为共同爱好金融知识,建立了深厚友谊。他们认为,如今的金融市场正站在新一个10年经济周期的加速点上,展望未来,可以预见各类金融产品市场将会有非凡的表现。所以经过这些思考与彷徨,他们最终选择了与专业相关的资本市场创业——创立一只灵活的私募基金。2010年8月,他们发起并成立了北京君成恒上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万元。

  公司董事长张琳从2006年底开始接触投资领域,对于股票和期货有比较扎实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对私募基金的运作模式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而陈思琦从2007年开始接触股票市场,以对经济大趋势的判断精准见长,主要负责股票账户以及今后股指期货方面的操作;潘存瑾主要负责账户核算、会计实务以及金属、化工原材料期货账户的操作;王浩赛以其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见长,在公司内主要负责与客户的沟通以及豆油、大豆期货账户的操作等业务。公司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是分工明确的四人组成的团队高效紧密,俨然一部动力强劲的马达,蓄足了力量,渴望着接下来的千里之行。

  然而这条路怎能不坎坷,风暴迭起!2010年11月的股市大跌后,公司经历了第一次大落。2011年4月以来,由于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投资组合的运作十分被动,造成损失,这是第二次大落。在这两次大落期间,他们的团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他们曾经彷徨过,失落到成天抽着烟想过放弃,但是凭借顽强的毅力,他们走到了现在。张淋说,在这个过程中,冷静看待困难,坚持下去终究会渡过难关。大家都希望成功,但是却更应该“感激”困难,因为困难让他们有了更大的成长和发展。王浩赛说,在整个创业过程中,中长期的统筹规划也显得很重要,一些琐碎的事情诸如和工商、客户等方面打交道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他们共同为学弟学妹们送上了一些创业忠告:一要务实,二要关注风险,三要处理好学业与创业的关系,四要敢于突破自己。“创业不是赌博,更不能想当然,所以必须关注风险,这是创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梦想在寒冬中燃烧

  勇于跳出传统就业框框是所有创业学生的共同特点,金融学院2007级毕业生昝路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是个有心人,同学订外卖的日常现象,使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大学生用电脑时间很长,一开始只是想把外卖订购用网站的方式进行。”网页形式方便大家了解菜单,也减少了餐厅接电话的麻烦。于是,他请朋友帮忙写程序,自己则与学校周围的商家谈判,大胆地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网站平台初具模型,小规模用户使用也收到良好效果。昝路一个人做了一个多月,感觉收获颇丰。

  2011年寒假期间,昝路对前期成果进行总结。他的创业行动得到了母亲坚定地支持。带着母亲的祝福和资金,春节后没过几天,昝路就返回学校,考虑下一步的计划。市场不断扩大,现有的技术已经不足以支持网站运营。于是,昝路开始多方寻找技术支持,终于委托一个技术公司编写新网站。此时,他也偶然结识了两位清华朋友,三人决定形成团队,共同完成理想。一方面委托公司编写代码;另一方面,昝路还在积极地寻找附近的加盟餐厅。正式网站终于要上线了。这时,却出现了网站与数据库的链接问题,双方数据无法上传。时间一天天过去,昝路一边顶着顾客的压力,一边顶着餐厅的催促,积极寻找着解决方案。10天,让他顿时瘦了20多斤。就在他焦头烂额的时候,辗转联系到的信息学院佟强老师带来希望。佟老师花了6个小时,帮他解决了网站技术问题。贸大这一股暖流,让他的创业梦想在寒冬中继续燃烧了下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