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风靡校园的课间小零食

时间,如白驹过隙,有些东西,过去了就不在了,剩下的,便是我们偶尔回想起来,那一抹嘴角浅带的微笑。转眼间,小学毕业十多年,曾经的那一帮小伙伴,我已经记不起他们的名字来,甚至连面孔都已经变得陌生了。但即便这样,也有那么一些东西是我永远都忘不了的,就是那些陪伴课间十分钟的小零食

那些年,风靡校园的课间小零食(图1)

每每下课,都会掏出2毛钱去买一包辣条、饼干、大大卷......来犒劳自己的小馋嘴。就算是几十年后,回想起来还会忍不住流口水。那些陪伴了80、90后整个童年的小零食,有些已经再也见不到了,但有些,因为它的“经典”,到现在还能看到那熟悉的“身影”。

|||— ❶ —|||

|||冠生园大白兔奶糖|||

那些年,风靡校园的课间小零食(图2)

冠生园创建于1915年,已有10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名牌老字号企业。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它可是陪伴我们童年最重要的零食之一,但是因为卖价比较贵,每次下课都会跟在班上那些土豪同学的屁股后面,等他买了后一人咬一口,感觉只有吃完大白兔后上课才有精力学习一样。

大白兔吃起来奶味没有一般的奶糖那么浓郁,不过味道却很香,特别是慢慢嚼的时候才最带劲。

|||— ❷ —|||

|||功夫小子西瓜泡泡糖|||

那些年,风靡校园的课间小零食(图3)

功夫小子其实算一个比较小众的品牌,不是很出名,但是它的这款泡泡堂却是我们小学的明星零食,红的是草莓味,绿的是苹果味,黄的是橙子味,那么多年过去了还记得小时候拿着一毛钱屁颠屁颠跑去买两个,那时候能乐一整天。

它的口感不是那种很奢华丰富,但是很真实,吃得时候一定要几颗一起吃,这样就能感觉到各种水果的味道在嘴里混杂在一起,然后再吹出2个大泡泡,顺便来一句我也年轻过。

|||— ❸ —|||

|||爱尚咪咪虾条|||

那些年,风靡校园的课间小零食(图4)

这个吃过的人都知道,真的是良心零食,N年都不加价的爱尚咪咪虾条,它大概是40多年前起家于马来西亚,1988年入汕头,自此在全国校园独领风骚,我已经有17年的吃咪咪的经历,堪称绝对的脑残粉。

它吃起来味道很足,一根根的很是酥脆,可比现在的薯片什么的强多了,唯一的不足就是一袋太少,所以一次性一定多买一点,这样吃着才会过瘾。

|||— ❹ —|||

|||金丝猴麦丽素|||

那些年,风靡校园的课间小零食(图5)

这个最开始是1936年美国人弗瑞斯特·玛氏发明了的,它的里面是麦芽糊精、外面包裹着巧克力。因为它比巧克力便宜很多,但是又有巧克力的味道,所以是80后在童年时的流行零食之一。

麦丽素一开始吃的时候有一股纯粹的巧克力味,而后随之而来的是类似于浓郁的奶味。咀嚼时味道要比含在口里慢慢融化更为享受。

|||— ❺ —|||

|||小浣熊干脆面|||

那些年,风靡校园的课间小零食(图6)

小浣熊当时真的是风靡了中国的各大小学校园,无数学子为它疯狂,不仅是因为好吃,还是因为搜集108张水浒收藏卡,张张不同,张张全新。说起小浣熊水浒108将收藏卡,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会知道我们对它的情感。

当然小浣熊对小时候我们的吸引力不仅仅是里面可以拿来炫耀的卡片,还有它当仁不让的美味,首先将它揉的粉碎,在放上调料包,拌匀后再慢慢一根一根的吃,绝对比现在的泡面好吃一百倍。

|||— ❻ —|||

|||跳跳糖|||

那些年,风靡校园的课间小零食(图7)

这是1974年美国科学家米切尔研发的一种创新糖果,因为它是一种趣味性的糖,所以从90年代传入中国后就在各大学校流行开来,它之所以一度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是因为食用跳跳糖时,能让你同时品味跳跳糖的美味和劲跳糖的神奇跳动。

吃的时候一定要多倒一点在嘴里,然后闭嘴,等它放肆的在你嘴里上下跳动,其实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它里面含有的二氧化碳在嘴里遇热汽化后能产生推力,使得跳跳糖颗粒在嘴里上蹿下跳。

当然,陪伴80 90后的零食远远不止这点,时光一去不返,但是这些陪我们走过青葱岁月的零食,还是可以偶尔回味一下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