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相假货泛滥过度营销 微商圈须除三大“毒瘤

  第二届世界微商大会在浙江义乌召开。会上,“规范”成为2020年微商行业变革的核心议程。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低门槛、轻成本、微创业”的商业模式,微商在为大众创业带来便捷的同时,衍生出许多争议。过度营销使“朋友圈”变成了“生意场”,假货泛滥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为“一锤子买卖”,还有“新型网络”假借“微商”之名暗流涌动。

  不久前,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小林向微信平台投诉,称自己“掉入了的陷阱”。去年年底,她看见一款手工制作的阿胶糕在朋友圈疯传。做代理的学姐宣称那些阿胶糕都是“良心制作”,不仅美容养颜,还包治百病。学姐几乎每天都在朋友圈里“晒”出数千元的成交额,声称自己创业一年“月入上万”。

  “毕业即创业”的名头使小林动了心。学姐声称只要购买几千元的阿胶糕,就可以成为她的下线,不仅可以低价拿货,还可以自己发展下一级的代理商。出于对学姐的信任,小林大批量进货后,却发现这些阿胶糕不仅包装粗糙,还都是来路不明的“三无产品”。

  与学姐对质之下,小林才得知朋友圈里那些交易记录都是假的,学姐也是被人骗,想着靠找下家“接盘”来捞回成本。小林说:“由于都是熟人间的私下对接,交易直接从支付宝转账,微信官方也没有办法受理这种投诉。”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15年中国约有1000余万人做微商。全国工商联化妆品分会秘书长许景权介绍:“发展代理商成为一种趋势。下家拿货之后返利,再去发展下家,有些渠道就演变成类似的模式。”而当披上了互联网的外衣,带来的是更具迷惑性的骗局和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今年3月,国家工商总局发布《新型活动风险预警提示》时指出,“一些组织采用所谓‘微商’的名义从事活动”,并提示广大群众切实提高守法意识和风险意识,不要被所谓“快速致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