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初做微商月营业额超过2万元

  下沙高校也出现了一些“吃螃蟹”的创业者。当周围同学还以微信、微博为消遣工具时,他们已经利用它开始了创业之路。

  做“微商”门槛低,对创业者的商业经验要求几乎为零。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大一学生吕磊今年2月成了一名微商。

  之前他做足了准备,如品牌、产品的选择以及定价等。“一个人接触到的微商品牌与资源是有限的,要选择合适的产品就要从多方面考虑,如分析判断顾客群体。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可以选择较为新颖的产品,但由于经济能力有限,产品价位不能过高。”吕磊说。

  他主要售卖精油皂,每天在朋友圈更新五至六条内容。微信好友大多是同学、亲戚,因此产品选择上他严格把关,自己当“小白鼠”试用,效果好才卖,并分享试用心得。“微商大多走的是近亲路线,依靠周围人对你的信任。货真价实才能做得持久。”在吕磊看来,微商不仅仅是生财之道,也是一种分享。

  吕磊成为微商纯属偶然。一次,他在微信上看到朋友发布的产品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买了一些,使用后效果感觉不错,就推荐在自己朋友圈里,没想到询问留言的人特别多。于是他心里萌发了微商创业的想法。

  “有人说过,不以营利为目的做生意就是耍流氓。”吕磊笑了笑,“我成为微商时间不长,但同学对我的产品赞不绝口,销售额越做越大。也经历过无人问津的尴尬,现在也才算刚刚起了个头。当有人反馈使用产品有了良好效果,那种喜悦绝不是赚钱能体会到的。”

  对于有课业压力的大学生来说,微商模式无时间、地域限制,大大减少了他们精力。微信平台24小时不打烊,顾客随时可以下单。

  “门槛低、成本低,对于时间充裕的大学生是个不错的创业选择,不仅能锻炼实践能力,还能赚些生活费。”虽只是初入行业的菜鸟,吕磊第一个月有了两万元营业额。

  周围不少同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做微商,大多昙花一现。“主要原因是,对微商运营不了解会对品牌造成伤害;疯狂刷屏会使亲朋好友反感甚至屏蔽朋友圈;部分三无产品鱼目混珠,让人心寒。”

  也有同学表示,一打开朋友圈看到花花绿绿的广告,感到厌烦。为此,吕磊在朋友圈从不频繁刷屏,而是经常把生活趣闻等发上来,适度插几条广告。

  “大学生做微商,不仅能使学生自食其力,而且,从进货到销售每个步骤都能使学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用于实践,积累经验。目前微商已成为校园里比较普遍的现象,作为实践活动,学生应平衡好学业和社会实践,合理分配时间,做到事业和学业两不误。”浙江财经大学就业办主任高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