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教育、微商领域的销售好做吗

  2020年经济不景气,已经成为基本色调。于是我的朋友圈,新增了几位保险、金融理财的销售代理人员。金融理财都是全职做,保险有很多兼职做的。

  也有朋友问我:目前是空档期,能不能做做保险呢?

  还有证券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底薪2800左右(坐标西安,其他地方我就不清楚啦)的理财销售人员,能不能尝试呢?

金融、教育、微商领域的销售好做吗(图1)

  首先,这条路容易进入,所以如果你确实最近没工作,而且也想做一把销售磨炼一下自己,那么我非常推荐。

  其次,这条路走长了很不容易,如果你不是真心爱这个业务,最好有其他的长远打算。

  因为金融和保险的销售,往往要经历自杀、杀熟、脱落这样的过程。

  第一步,自杀,也就是一开始的销售业绩,压得你从自己下手。

  一位在花旗银行做市场经理的妹子和我说:入职第一个月,我让我老妈在这存入60万,帮我完成业绩。我也认识几位卖保险的朋友,第一个月的第一单都是从自己入手。

  对刚入行的业务员来说,理财类和保险类岗位,业绩压力都是非常大的。这时候,往往会有一个声音在保险菜鸟们的耳边响起:“给自己和家人买一份保险吧,保费只要5000元,绩效奖金都有4000元了,等于是公司送了一份保险给你。”听起来好像很划算,但业绩是今年的,保费却是每年都要交的。

  这种刚入行就给自己和家人买产品的行为,被业内称为“自杀”。

  其实除了保险和理财产品,一些教育、快消微商类产品,也会让员工先自杀,比如动辄几千元的英语学习、心理课程类。还有各类微店,也往往是从自杀开始,比如我朋友圈有的姑娘卖多肉植物、或者化妆品,往往是自己先留下两套使用。

  这一步,如何顺利应对的呢?三个建议:

  1、 如果你的产品不是骗人的,其实买了也好。拿保险来说,我不是卖保险的,不过我从30岁之后,固定拿出收入的10%左右作为保险支出。我是认可保险对现代人生活的价值的。所以想一想,自杀这一步,其实是你确实花了更优惠的价格、在更透明的信息下,为自己消费了一笔。那么这不算亏。

  2、 这个行业都是这样,就算是销售冠军来了也得先从自己下手。那么这不丢人。

  3、 保险和金融领域,确实很看重一个人既有的家庭背景和人脉圈子。入行前先评估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实力。

  第二步,杀熟,从熟悉的人入手开始推销。

  我有几位大学同学进入股份制银行做理财或者信用卡,那么经常会给我发一些理财产品,问我买不买。我觉得还挺好,不过奈何资金有限,只能买一两个最安全的。

  这个过程最大的压力就是面对拒绝。不想被拒绝是人性,逼着自己面对可能的拒绝反人性。

  所以我做职业辅导这么多年,发现市场工作万人追捧,销售工作无人问津。因为市场是出谋划策,而销售是直面结果。

  这一步,如何顺利应对呢?我有三个建议:

  第一, 其实没什么尴尬的。就算是尴尬,也是被你推销的朋友尬,不是你。比如我因为做培训的关系,朋友圈培训师多。有时候就有朋友发过来一套课程,常见的是心灵成长和家庭关系类课程,原价6000元,我这有特价优惠2800元,只有这一次机会,我特意给你留的。那么我会很尴尬,觉得好难拒绝。所以我得认真感谢,然后说明因为什么我不能去。

  第二, 你越迫切地想把产品卖给客户时,客户的厌烦心理就会越强。所以在推销之前,先做服务规划。比如这款保险或者理财产品,能不能真的用大家能听懂的话说明白是什么。比如一次课程或者一件护肤品,你描述的语言越客观,遭到拒绝的程度就会越舒缓——人家可能还是不买,但是会直接说不合适。你们之间的尴尬指数会下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