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乱象亟待整顿,寻找监管突破口

  《无店铺零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在各地传统电商及微商群体引起较大反响。传统电商都是比较支持的,认为其通过规范行业秩序,增强了广大网络创业者的信心。但是,部分处在初创期的微商担心这或将增加创业成本。小编认为,微商乱象亟待规范治理,但应注重分类监管,出台细则,以防挫伤创业者热情。

微商乱象亟待整顿,寻找监管突破口(图1)

  传统电商的普遍支持

  对于商务部此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对传统电商负面没有很大的影响,经营了多年的平台电商,已经脱离了单打独斗的模式,各种手续相对齐全。规范电商经营模式,对打击假货和水货有一定作用。

  微商经营模式或将转变

  商务部征求意见稿目前看对微商的影响是最大的,今后无执照、不缴税、任由发展的微商经营现状可能会面临终结,微商今后会正规化。这也是微商从业人员数量大火爆之后的遗留问题之一。

  微商大多是以“互联网+”来给自己“正名”,有的打着“官方正品”的旗号,缺乏传统电商的信用体系。为了吸引客户,让消费者认可自己的产品,很多微商使用微信对话生成器”、“支付宝转账截图器”等对话、交易记录造假工具,在朋友圈发图,这类微商不需要提供身份证、手机号等信息,没有营业执照、不缴税是常态,很容易为假冒伪劣商品提供法外之地。

  当然,商务部征求意见稿也会给正规的、创业不久的微店带去麻烦,照成尚处在起步中的微店雪上加霜。

  治理微商乱象需要多点着力

  包括微商经营者在内的部分网络创业者认为,国家应加大对微商乱象的治理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针对传统电商的普遍期待与微商发展乱象,业内人士建议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针对微商的规范,不能大而化之,应该指定想过分类的监管细则。例如,什么种类的商品要办理营业执照,可以要求零售、化妆品等关系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商品必须办理营业执照;什么样的销售规模需办理营业执照、缴税,等等。必要的还要缴纳保证金,一旦出现假冒伪劣等问题由微信平台先行赔付。总之,要对初创期的微商留足发展空间,不能打击创业者的积极性。

  微商的发展应该借鉴已有电商的发展模式,鼓励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信用体系,以帮助消费者筛选出优秀的微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