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赚钱营销思路,如果一个月增加30000客户

  这篇文章说说客户的裂变与病毒裂变因子。

  这段时间,微信上很多朋友问我在忙什么?怎么没有发文了?

  也没什么,就是接了几个案子,在做运营。突然之间时间都被占用了,所以时间就稍微有点紧张。

  好在一切都进入正轨,系统也捋清晰了,剩下的就是执行团队落地实操。

  过去这几年一直在做实体+互联网,前几个月做了一段时间纯互联网,今天就简单说说两点看法:实体项目和实体项目的客户病毒裂变。

  实体项目我一直看好,所以这些年一直从事实体+互联网。

  实体生意

  身边也有很多朋友通过做纯虚拟的项目发了大财,我过去几年也确实错失很多赚钱的机会,不过我对于项目月月换,天天焦虑睡不着的项目不感冒。

  总觉得做实事、做实体,是长久出路。

  即便是现在,实体门店虽然仍然受到网络销售的冲击,特别是同质化的商品,被冲击的让然一塌糊涂。

  可是种种数据表明,实体仍然是未来有着更多机遇的地方。换句话说,未来也许不会再有实体+互联网这个概念了。

  因为互联网营销从以前的一种高深的技术营销,变成现在的一个基本技能,是每个大小企业必备的部门或渠道。

  并且采用网络技术驱动营销,可以成倍成倍提升工作效率。这是老生常谈,就不多说。

  说一个例子,也是我前面说的运营的几个案子之一。

  共享经济

  一家共享项目公司,虽然启用了基本的互联网工具驱动市场营销,但是整体缺乏互联网思维,仍然把大片精力放在地面推广上,经过一年经营,积累了1000多粉丝。

  我接手以后,通过1个月的时间,粉丝增长到近3万,并且都是本地付费粉丝。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借用互联网工具的威力。

  现实情况是很多运营团队都知道有这样那样的网络工具可以使用,可并没有做成预期的效果,这里面是有原因。

  这里的原因也就是接下来要说的第二个话题:客户的病毒裂变。

  每一个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客户转介绍。从技术营销讲,我们习惯称之为裂变。

  前面的文章也说了,想要裂变达到预期效果,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1、产品确实能帮客户解决问题。

  2、如果客户帮你裂变,能有什么好处。

  3、有一套轻松介绍的工具,简单转发就能实现转介绍。

  这是3个主要的元素,也算是指导思想。很多人理解并去做了,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包括我,在执行的时候让然会陷入利我的思维漩涡,导致效果不佳。

  营销与病毒裂变

  我想,这是人性使然,不能怪谁,趋利避害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潜能。

  你想着趋利避害,客户也想着趋利避害,那么你们就有矛盾,所以事情就不会顺利

  比如在操作一个付邮试用的项目的时候,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

  1、你先介绍3个好友加我。

  2、我发送付邮试用链接给你,你拍下付邮费即可。

  本来预计一天可以送出1000件,但是通过测试,一天只送出去100多件。问题出现在哪里?

  信任!

  因为人与人之间信任越来越奇缺,更别提互联网之间的关系了。

  人们会担心:我把朋友介绍给你,你里面有坑怎么办?坑了我也就罢了,如果把我朋友也坑了,我怎么给朋友交代?

  所以,人们是抱着谨慎的态度响应你的政策,阻力自然很大。

  你想着利己,客人也想着利己,那就是针尖对麦芒的关系,两败俱伤。

  最原始最基础的信任关系

  后来我们做了调整,先让客户去付邮,让他真真切切感受到整个流程的正规和真实,然后再提醒他可以邀请朋友一起来参与活动。

  结果,当我们只接待了不到200个客户的时候,才半天时间,1000件试用产品就售罄。

  甚至有很多客户,我们跟们没来得及提醒他介绍给朋友,他就自己把我们的链接转发到朋友圈和其他群里了。

  这就是信任的产生。

  谈到这里,不得不说病毒裂变的病毒因子。

  病毒因子是什么?就是你的产品,怎么设计、什么价格、什么条件,客户才能获得。

  那就是前面的3条:

  1、产品确实能帮客户解决问题。

  2、如果客户帮你裂变,能有什么好处。

  3、有一套轻松介绍的工具,简单转发就能实现转介绍。

  对于我来讲,病毒裂变的首要目的是大量吸引潜在客户,但是也不能白拿,白拿的客户质量不会太高,所以多少要付点钱才可以。

  这个钱,也许没有利润,也许略有利润,也许略赔,但是一定要让客户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样才有驱动力。

  所以东西要明显便宜,这样才能引起粉丝的兴趣,因为价格永远都是最有利的营销武器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会有很多细节:

  1、你的宣传海报,清晰简单明了,直击要害。

  2、话术起码有2套,每套经过至少20个以上的客户试水,看看他们的反应。然后不断优化调整。

  这些用到的东西,我会慢慢分享给你。

  今天就到这里吧,本来只是想写一篇短文的,突然回头发现有些多了,罪过罪过,大家将就着看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