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吕春华回乡创业之路

  在200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大力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在这几年为凸显。由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吕春华就是目前创业大军中的一员。

  2005年,吕春华从云南农业大学毕业,在国际行动援助广西宁明发展示范区办公室工作。有一份不菲的薪水,加之工作努力,成绩喜人,时任办公室主任的他极有发展前途,这期间,他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父母也就此卸下肩上重担,轻松生活。

  由于长期与涉农部门和农民们相处,促使吕春华时常想起自己落后的家乡、贫困的乡亲、贫穷的父母。他时常在思考如何才能使家乡尽快脱贫致富,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想法一直萦绕在他心中,久久挥之不去。联系所学专业和家乡实际,经过多方咨询,他想到了自主创业,立志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勇气带领乡亲发展家乡农业,实现共同富裕。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回乡创业的想法一提出,立刻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和他朝夕相处的妻子陶六英虽然比较了解他的想法,但也很难接受就这样辞去条件优越的工作的现实;最不能理解的还是他的父母,一直以来,考大学跳出农门是他们对吕春华唯一的期望,如今这一梦想已实现,他们不图跟着他享福,但也不能又回来受苦。

  2007年底,看到国家一项项惠农政策的出台,他意识到从事农村创业的良好机遇已经到来,经过多次和家人的沟通,看到他这样坚定信心,父母放弃了劝阻,妻子也转而支持他了。于是,吕春华辞去受聘到北京的工作机会和白领的福利待遇,带着对家乡的眷念和心中创业梦想,回到自己的家乡东川区铜都镇块河村,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回村后,铜都镇党委政府及块河村委会对吕春华自主创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经考察任命他为块河村团支部书记,吕春华信心十足、干劲倍增。他充分调研、多方咨询,精心设计自己的创业项目,2008年,吕春华筹备成立东川区长岭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东川区三江生态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吸纳了60多户群众成为合作社成员,开展了特色种养殖、旅游资源开发等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支持。

  由于他的创业事迹具有典型代表性,吕春华创业发展的情况受到了新华社云南分社、云南省各大媒体的关注,成为各大报纸、电视台、网站的追逐焦点。从而引起了云南省委组织部领导的高度关注,批示要求昆明市委组织部整理吕春华创业材料上报,并做好典型宣传,昆明市和东川区各级政府都对他的创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回乡创业至今,吕春华个人租种土地50余亩,主要发展反季节南瓜、青玉米及反季节蔬菜等,种植桉树16000多棵,养殖生态土鸡1200多只。2009年,他又承包集体荒山种植各种生态苗木25000株。

  从辞去工作回乡创业到今天,吕春华已在家乡土地上奋斗近两年,洒下了许多的汗水,收获了最初的成果,也为未来播下了更大的希望。但创业的路是漫长而艰辛的,尤其是资金困难,一直是吕春华创业路上的拦路*,也是一直困扰着他创业成功最大困难。这一切还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支持关怀,还需要他和他的合作者们做出更大的努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