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微商”之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商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商模式也迅猛发展起来。

  由于门槛低、省时间、简便易行,不少大学生也下了“微海”,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开启了微商创业体验。

  大学生是怎样看待微商行业的?他们在微商创业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对于创业和学业之间的关系,他们又是如何权衡?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了解。

大学生的“微商”之谈(图1)

  现象微商运营,是一种创业体验

  “用了它,会让你的牙齿更亮白!”“好用的面膜、洗面奶,让你的肌肤光滑细嫩。”……这些“图文呈现”的各种“微商”广告充斥着大学生的朋友圈,内容有保健品、护肤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等等。

  记者采访了解到,多数大学生对“微商”行业都感兴趣,他们有的是想借此了解微店是怎样运营的,有的认为微商是另一种形式的创业体验,可以积累经验,有的就是想赚点零花钱。

  今年暑假刚刚加入“微商”大军的大三学生小郑跟记者分享道:

  “看到身边不少同学通过微信、快手、抖音等自媒体做微商赚钱,自己也不禁心动了,也想尝试一下。我主要是卖一些洁牙产品,之前自己用过觉得效果好,便想着推荐给朋友,顺便赚点零花钱。而且,这种形式简便易行,不占用太多时间,对自己的正常学习影响不大。”

  正在读大四市场营销专业的袁同学也认为,微商创业本身是一个大课堂,作为大学生,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书本上的知识,创业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学习的内容。

  “微商创业,不仅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而且在产品推广、交流沟通、财务结算等事务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和能力。我一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产品的代购代销,听听团队的分享会,感觉日常生活也更加充实了。”

  袁同学还告诉记者,大学生微商营销模式有很多种,但主要是分销代理和代购两种,需要投入的经费比较少。

  教育人士警惕陷阱,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记者采访了解到,微商创业并不容易,存在不少陷阱和风险。有不少大学生因为缺乏经验、销售渠道单一、辨别真假能力不够等原因,在微商战场上栽了跟头,最后以失败告终。大学生投身“微商”行列,是创业还是噩梦?该怎样警惕“微商陷阱”?

  对此,记者采访了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老师于珍。她认为,在不影响学习、不沉迷其中,不卖假货、不被欺骗的基础上,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做“微商”是可以的。

  但需提醒的是,由于“微商”借助的是自媒体虚拟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欺骗性,它可以通过一些新技术,比如拍照神器和制图神器,将产品以假乱真,甚至假扮顾客、编造虚假信息等。这样,做微商的大学生无法保证在虚拟网络世界另一端的 “微商”工作者所出售的单子、所拍的视频是否真实,就容易掉入陷阱。

  同时,“微商”也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做“微商”只能是一种学业之余的社会实践,而非主要的学习工作内容和赚钱之道。

  目前,国家也出台了《电子商务法》,对“微商”行业拥有严格、规范的限制。

  因此,大学生进行“微商”活动,应该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对自己的言语、行为负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