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安全交易方式慎加陌生微商好友

  化妆品、保健品、海外代购……一打开微信朋友圈,常被类似的“微商”营销产品信息刷屏。“微商”究竟是什么?怎样鉴别真假“微商”?又该如何防范?市消委会日前发布“微商”消费警示,增强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警惕新兴购物模式陷阱。

  “当前,利用微信朋友圈营销产品正成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模式。”市消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类借助微信平台从事销售和代购商品活动的主体简称“微商”,包括微信公众号、订阅号和个人注册的微信账号等。其中,微信公众号和订阅号的商家一般有实体店铺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需提交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材料,经微信平台开办方认证,属真正的“微商”。

  “还有一类是朋友圈里的所谓‘微商’,大部分为个人注册,属于无实体店、无营业执照、无信用担保、无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小店。”该负责人说,这类“微商”良莠不齐,涉嫌广告内容失实、产品不合格等诸多问题,通过朋友圈转发,不断吸引营销对象。“加上缺乏完善的交易系统,一旦出现纠纷,其可以直接删除好友或更换账号逃避责任,这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很大风险和难度。”

  该负责人介绍了近期市消委会接到的一宗“微商”消费投诉。上月,市民张小姐以近7000元的价格在某“微商”处购买了一个国外知名品牌包,但她到进行验货时发现是假货。张小姐随即将验货结果告知该“微商”,要求其提供有关票据并退款和赔偿,谁知该“微商”一直推诿,并声称不怕走法律程序。“按照相关规定,非正规渠道购买商品所发生的消费纠纷,消委会不予受理。但我们还是试图多次联系该‘微商’了解商品来源,但无法联系上。”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由于“微商”的特殊性,其微信营销难于监管,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消费者自身努力,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防范“微商”陷阱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不轻易加陌生“微商”为好友。由于微信属于实时社交平台,互动性强,在遇有陌生好友添加请求时,应确认并核实其真实身份,防止被不良商家利用,在朋友圈分享散布虚假营销信息导致权益受损。

  二是警惕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风险。要注意核实“微商”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等真实情况,多了解产品原料、产地和外包装等产品信息,如有条件应多与产品实物或官网上的商标和外观进行对比,不轻信晒出的购物小票和物流单图片,价格过低的商品应谨慎购买。对于“微商”的广告要反复确认,无法保证来源的产品不要购买。

  三是选择安全可靠的交易方式。若选择货到付款、款到发货或网银支付的交易方式,卖家收款后是否发货、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如何等都完全依赖于卖家的诚信度,具有很大风险。因此,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等进行交易,确保交易安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