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不能演变成历险记

  又到了一年一度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不过与往年相比,如今众多毕业新生们在充满求职焦虑的同时,也开始更大胆地追逐梦想选择创业。与多年前那些贴着“下海”与“个体户”的父辈创业者不同的是,现如今的学子们都有自己理想中的榜样。

  几乎每个选择投身创业热潮的年轻人都会如数家珍般向你讲述他们心目中的“80后”成功创业者,这些散发着财富光彩的年轻偶像包括没有上过大学的泡泡网CEO李想,和那个开着宝马中途退学的康盛创想CEO戴志康。

  新一代的年轻人有着对财富的急切渴望,一个个青春财富偶像更是极大地丰富他们的联想。人人都希望成为第二个彭海涛,但他们只看到了陈天桥为收购彭海涛的锦天科技所开出的一亿元支票,却忽略了站在彭海涛背后的人——他经营房地产的父亲慷慨地资助了彭海涛100万创业资金,并依靠人脉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创业条件。

  这显然更符合一个富家子弟的财富游戏,而非依靠智慧与才能白手起家的创业童话。“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和80后青年凭借电视《赢在中国》和《24小时成为MBA》之类的书本营造的激情投入到了创业的大潮中。

  创业在他们心中似乎比求职来得更加轻松有效,这似乎是一个只需要大声说出理想就可以换取财富的演讲比赛。当然,第一批听众和为此埋单的往往是他们的父母。也正是因为如此,23岁的西安大学生舒正义才创造出了一个只存活了9天的科技公司。他满腹抱怨国家政策没有向他倾斜时,并没有反思自己创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

  没有任何企业运营经验的他为自己的创业第一课交纳了昂贵的学费,最后他找到的创业失败原因是没有银行愿意向无资产抵押人贷款,导致了他的公司最终破产——资本只是他眼中的游戏筹码而已。当年轻的新财富偶像开着宝马车,坐拥千万财富频频亮相于各种媒体的聚光灯下,这一切都似乎在向那些刚刚跨出校门的学生展示一幕幕的凡人财富神话,他们渴望成为新一轮创业浪潮中财富的制造者和拥有者的迫切心情可想而知。

  但我们似乎过多地将物质的一面呈现在了“80后”创业者的面前,而忘记了告诉他们,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在不断跌倒中成长起来的。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很多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很少有人真正切身体悟到残酷的含义,他们更多的只是记住了这是创业财富之神说的一句名言。其实近年来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上升较快,就业的总体形势持续看紧。

  仅2007年大学毕业生就为495万,而这些初出茅庐涌进职场的毕业生中仅有70%左右能够找到工作。从这个数字上来看,每年有几十万毕业生在社会中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一度被视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似乎陷入了新的人生困境。要摆脱这一难题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在疏导方面,或许创业的确是一个能够疏通缓解毕业生择业渠道的一种手段与方式。

  但是与之相关的创业培训和创业风险评估似乎过于混乱而零散,而“80后”的父母在面对要求创业的子女时,往往也会动用自己的家庭积蓄来参与这场充满泡沫与未知的商业赌局。而面对一个个稚嫩而青涩的创业激情,教育和择业机构似乎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让创业变成学生们走出校园的一场家庭历险记。

随便看看